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辘轳的意思、辘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辘轳的解釋

(1) [winch; windlass]

(2) 安在井上絞起汲水鬥的器具

(3) 機械上的絞盤

詳細解釋

(1).利用輪軸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顧 曰:‘井上轆轤卧嬰兒。’”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葵》:“井别作桔橰、轆轤。”原注:“井深用轆轤,井淺用桔橰。” 宋 朱敦儒 《念奴嬌·中秋月》詞:“參橫鬥轉,轆轤聲斷金井。”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見了 鄭傻子 。他正搖着辘轳在打水。”

(2).機械上的絞盤。《六韬·軍用》:“渡溝壍,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 清 黃宗羲 《馀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記》:“南堰挽舟設轆轤,北堰則徒手舉之,故其舟尤小也。”

(3).車輪。 清 周龍藻 《隴頭水》詩:“人言此水聲聲别,盡是征夫眼中血,萬古千秋共嗚咽。嗚咽聲,流未已;轆轤聲,行不止。”

(4).比喻如辘轳般圓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并轆轤交往,逆鱗相比。” 範文瀾 注:“以井鹿盧喻聲韻之圓轉,逆鱗相比喻聲律之靡密。” 明 程羽文 《鴛鴦牒》:“ 李秀蘭 、 徐月英 談諧歌笑,機捷轆轤。”

(5).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複上下。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然以學使尊嚴,何敢遽為 毛遂 ,轆轤於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

(6).指辘轳劍。 唐 常建 《張公子行》:“俠客白雲中,腰間懸轆轤。” 唐 劉滄 《邊思》詩:“ 漢 将邊方背轆轤, 受降城 北是單于。” 宋 範仲淹 《上都行送張伯玉》詩:“寶此金轆轤,去去延 平津 。”參見“ 轆轤劍 ”。

(7).詩格名稱之一。 清 方以智 《通雅·釋诂》:“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聯句、轆轤,又有退韻、回文、反覆、扇對、探題,詩格固多。”參見“ 轆轤體 ”。

(8).佛教語。即辘轳劫。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中》:“積二十轆轤,共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為一成劫。”參見“ 轆轤刼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辘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辘轳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廣泛使用的提水裝置,主要用于從井中汲水。它由辘轳頭(帶手柄的轉輪)、支架、井繩、水鬥等部件構成,通過輪軸原理實現省力提水。這種工具在北方地區尤為常見,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解決了深井取水難題。

二、結構與原理

三、引申與比喻

  1. 重複性困境:成語中比喻事物循環反複、難以擺脫的狀态,如“陷入辘轳般的困境”。
  2. 複雜緩慢的過程:形容事務繁瑣、進展艱難,需耗費大量精力,例如“改革如拉辘轳”。

四、其他含義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辘轳曾指“磨盤”(谷物加工工具),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含義仍為提水裝置。若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權威來源如搜狗百科或中國數字科技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辘轳

辘轳(lù luo)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利用繩子和滑輪來改變物體重力的機械裝置。

拆分部首和筆畫

辘轳這個詞的部首是車(chē),由辛部組成,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辘轳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齊太公使仲尼於楚。穆公載之以追厲、辘轳之車也。”意為齊太公派遣孔子去楚國,楚穆公用辘轳的車追逐孔子。

繁體

辘轳的繁體字為轆轤,讀音為lù l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辘轳的寫法為轤轤,讀音為lú lú。

例句

我看到廣場上有一台辘轳,小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組詞

組詞:辘轳架、辘轳軸、辘轳馬、辘轳秤、辘轳車。

近義詞

近義詞:滑輪、滑車、絞盤。

反義詞

反義詞:固定、固定裝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