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廬劇的意思、廬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廬劇的解釋

[Luzhou opera] 安徽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原名“倒七戲”。因流行于該省中部舊廬州府一帶而得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廬劇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原名“倒七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廬劇因發源及流行中心在古廬州府(今合肥市)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皖中、皖西、沿江及江南部分地區。其唱腔融合山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藝術元素,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形成于明末清初,以大别山山歌、巢湖民歌為基礎,吸收端公戲、鑼鼓書等藝術形式發展而來。
  2. 發展:清末出現職業班社,20世紀50年代定名“廬劇”,新中國成立後改革并推廣,成為安徽重要文化符號。

三、藝術特色

  1. 唱腔

    • 分主調(如“二涼”“寒腔”)和花腔(如“鋪床調”),主調擅長叙事抒情,花腔多用于輕松小戲。
    • 采用“幫腔”形式,演員與樂隊齊唱高亢的“吆台”烘托劇情。
  2. 表演形式

    • 早期結合民間舞蹈(如花鼓燈、旱船舞),動作誇張,情感表現力強。
    • 傳統演出為幕表制,演員即興串詞,伴奏以鑼鼓為主,有“滿台鑼鼓半台戲”之說。

四、代表劇目

經典劇目包括《休丁香》《借羅衣》《讨學錢》等,内容多取材民間故事,情節生動。

五、地域流派

按流行區域分為三路:

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5、11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廬劇

《廬劇》是指起源于中國安徽省廬江縣的一種戲曲劇種。廬劇的拆分部首為床(u+5e8a)和刂(u+5202),總共有12個筆畫。廬劇這個詞來源于廬江縣的名字,因此也被稱為“廬江劇”。

廬劇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廬劇」。

廬劇起源于古代,其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古時候,“廬”字的寫法為「辶」,而“劇”字的寫法為「劇」。

以下是一些關于廬劇的例句:

與廬劇相關的組詞有:廬劇團、廬劇演員、廬劇音樂等。

廬劇的近義詞有:徽劇、皖劇。

廬劇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