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丁的意思、蘆丁的詳細解釋
蘆丁的解釋
即蘆人。《宋史·唐璘傳》:“又戒土豪團結漁業水手、茶鹽舟夫、蘆丁。”參見“ 蘆人 ”。
詞語分解
- 蘆的解釋 蘆 ú 〔蘆葦〕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邊,莖中空,莖可編席,亦可造紙。簡稱“蘆”,如“蘆花”、“蘆根”、“蘆笛”、“蘆席”、“蘆蕩”;亦簡稱“ 姓。葦”,如“蘆叢”、“蘆塘”、“蘆箔”、“蘆蕩”。
- 丁的解釋 丁 ī 天幹的第四位,用于作順序第四的代稱: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園丁。 丁 ē 〔丁丁〕象聲詞,形容伐木、下棋、彈琴的聲音。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蘆丁(Rut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黃酮類化合物,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從植物中提取的黃色結晶物質,具有抗氧化及增強血管韌性等作用”。其名稱源于芸香科植物(Ruta graveolens),最初由該屬植物中分離獲得。
化學性質與結構
蘆丁的分子式為$$C{27}H{30}O_{16}$$,屬于黃酮醇苷類化合物,由槲皮素與芸香糖結合而成。其結構中含多個酚羟基,易溶于堿性溶液,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槲皮素和葡萄糖(《中藥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
來源與分布
主要存在于以下植物中:
- 荞麥:籽殼及葉片中含量最高,可達幹重的6-8%(《中華本草》第12卷)。
- 槐米:槐樹花蕾的傳統中藥,收錄于《中國藥典》2020年版。
- 柑橘類水果:果皮及果肉中普遍存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藥理作用與應用
- 血管保護:通過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臨床用于治療高血壓及微循環障礙(《藥理學》第9版)。
- 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是維生素C的3倍(Food Chemistry, 2019)。
- 抗炎作用:抑制COX-2酶活性,減輕炎症反應(Phytotherapy Research, 2020)。
曆史考據
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槐米“治血證,通經脈”,現代研究證實其有效成分即蘆丁。1930年代,匈牙利科學家Albert Szent-Györgyi因發現維生素C及類黃酮(含蘆丁)獲諾貝爾獎(Nobel Lectures,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22-1941)。
網絡擴展解釋
“蘆丁”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現代科學定義(核心含義)
蘆丁(Rutin)是一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化學名為槲皮素-3-O-芸香糖苷,分子式C₂₇H₃₀O₁₆。其特點包括:
- 來源:廣泛存在于槐米(槐樹花蕾)、荞麥、柑橘類水果、番茄莖葉等植物中。
- 理化性質:黃色或黃綠色粉末,CAS號為250249-75-3,符合NF11、EP、USP等國際标準。
- 藥理作用:
- 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血管彈性(類似維生素P作用)
- 抗氧化、抗炎、改善微循環
- 臨床用于防治高血壓、視網膜出血等疾病
二、古籍中的特殊含義
《宋史·唐璘傳》記載“蘆丁”指代“蘆人”,即古代從事蘆葦相關勞作的群體。此用法現已罕見,現代語境下多指上述化合物。
補充信息
- 與槲皮素關系:蘆丁水解後生成槲皮素(重要抗癌成分)。
- 膳食補充:可通過荞麥、柑橘、大棗等食物攝取。
以上内容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如需完整文獻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原始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礙上礙下保得定暴騰捕風布局讒柄陳鯉庭慈航點留遞人遁身遠迹杜權讀書三餘服臆槁乾高情逸态光統故事片颢氣毀落絞缬赍米津潤捐軀報國揆理辣菜根子唠噪亮隔麟德殿流通亂門論說文芒鍼門隸凝沍洽普寝獸窮稔囷倉羣經取巧乳兒賽如沙蠶删舉攝力神滅形消識議束心送青螳螂拒轍通傳通施晚霭晚吹物理變化霧幛香盤香藭襲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