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牒的意思、録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牒的解釋

名冊。《後漢書·黨锢傳·李膺》:“時侍禦史 蜀郡 景毅 子 顧 為 膺 門徒,而未有録牒,故不及於譴。” 清 唐孫華 《聞毀明逆閹魏忠賢墓》詩:“鉤黨悉名賢,録牒紛刊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録牒”是漢語中由“録”與“牒”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指代具有官方性質的登記冊或文書檔案。具體釋義如下:

  1. 詞義解析

    “録”通“錄”,《說文解字》釋為“記之具也”,即記錄、抄寫或登記的工具;《漢語大詞典》進一步引申為“記載事物的冊籍”。而“牒”在《廣雅》中解作“書版”,指官方文書或簡劄,如唐代官員的“度牒”即身份憑證。兩者合稱時,多指官方對戶籍、財産、事件等内容的系統性登記冊(來源:《漢語大詞典》)。

  2. 曆史用例

    該詞可見于部分明清地方志,例如“田産録牒”指記錄土地分配的官方檔案(來源:《辭源》修訂本)。清代《六部成語注解》中亦提到“録牒”為刑部案件卷宗的别稱,強調其法律效力。

  3. 現代演變

    現代漢語中,“録牒”一詞已罕用,僅在研究古籍或特定學術領域(如法制史、檔案學)中出現,其功能逐漸被“檔案”“登記簿”等替代(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網絡擴展解釋

“録牒”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例證

  1. 《後漢書·黨锢傳·李膺》
    記載:“時侍禦史蜀郡景毅子顧為膺門徒,而未有録牒,故不及於譴。”
    此處指景毅之子因未被列入名冊而免于受罰,體現“録牒”作為官方登記簿的功能。

  2. 清代唐孫華的詩作
    《聞毀明逆閹魏忠賢墓》中提及:“鉤黨悉名賢,録牒紛刊章。”
    此處“録牒”指被記錄的黨人名冊,帶有政治鬥争的曆史背景。


三、注音辨析

部分資料(如)将拼音标注為“dì dié”,但根據權威來源及古籍用例,正确讀音應為lù dié,可能存在筆誤或版本差異。


四、總結

“録牒”是古代用于記錄人員信息的官方名冊,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其讀音和釋義需結合權威典籍及多來源互證,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百夷八威辯護人布草不入時宜饬射辍斤蹙偪呆若木雞丹冥敵僞都莊兒大不由娘兒女債飛播剛木稿子供須古北區鼓鰓好意後邊活銷銷獎牌罽幕襟子酒盤擊櫂跼蹜忼直空木苦懷綸省麻麻雨滅不個命祜鳴廉拍撫槃舞陪決平白屏擁羣藝唼啑上賓授權説山樹羽驷房死譯褪後趨前土社韋缟僞人俠介湘山險言蝦蟹眼諧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