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牒的意思、録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牒的解釋

名冊。《後漢書·黨锢傳·李膺》:“時侍禦史 蜀郡 景毅 子 顧 為 膺 門徒,而未有録牒,故不及於譴。” 清 唐孫華 《聞毀明逆閹魏忠賢墓》詩:“鉤黨悉名賢,録牒紛刊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録牒”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例證

  1. 《後漢書·黨锢傳·李膺》
    記載:“時侍禦史蜀郡景毅子顧為膺門徒,而未有録牒,故不及於譴。”
    此處指景毅之子因未被列入名冊而免于受罰,體現“録牒”作為官方登記簿的功能。

  2. 清代唐孫華的詩作
    《聞毀明逆閹魏忠賢墓》中提及:“鉤黨悉名賢,録牒紛刊章。”
    此處“録牒”指被記錄的黨人名冊,帶有政治鬥争的曆史背景。


三、注音辨析

部分資料(如)将拼音标注為“dì dié”,但根據權威來源及古籍用例,正确讀音應為lù dié,可能存在筆誤或版本差異。


四、總結

“録牒”是古代用于記錄人員信息的官方名冊,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其讀音和釋義需結合權威典籍及多來源互證,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録牒」的意思

「録牒」(lù dié)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記錄下來的文件或文書。它包含了記錄和文書兩個部分的含義。

「録牒」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録」的部首為「金」(jīn),總共有十五個筆畫;「牒」的部首為「牛」(niú),總共有十五個筆畫。

「録牒」的來源

「録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文選·魏武長吉集·懷古》一文中。它描述了用來記錄事物的文書的行為和方式。

「録牒」的繁體

「録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錄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録牒」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變化可以根據時代和地區而異。但總體來說,其基本形态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録牒」的例句

1. 這是一份重要的録牒,必須妥善保存。
2. 録牒上記錄着許多珍貴的曆史資料。
3. 他将每天的工作都寫在了録牒上,以便隨時查看。

「録牒」的組詞

1. 録冊(lù cè):記錄在冊的文件。
2. 鍛録(duàn lù):通過記錄來強化記憶或提高技能。
3. 錯録(cuò lù):記錄錯誤或失實的文件。

「録牒」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記録(jì lù)、文件(wén jiàn)、文稿(wén gǎo)
反義詞:刪除(shān chú)、清除(qīng chú)、撤銷(chè xiāo)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