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弓。古代諸侯有大功,則天子賜予黑色弓矢,以之象征征伐之權。《書·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盧弓一,盧矢百。” 孔 傳:“盧,黑也。諸侯有大功,賜弓矢,然後專征伐。”《文選·鮑照<拟古詩>之三》:“解佩襲犀渠,卷袠奉盧弓。” 李周翰 注:“盧弓,征伐之弓。”《梁書·武帝紀上》:“公跨躡 嵩 溟,陵厲區宇,譬諸日月,容光必至,是用錫公彤弓一,彤矢百,盧弓十,盧矢千。”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 女乙 來點燈了,對面牆上挂着的彤弓、彤矢、盧弓、盧矢、弩機、長劍、短劍,便都在昏暗的燈光中出現。”
“盧弓”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盧弓指黑色弓,是古代天子賜予有功諸侯的象征性器物,代表授予其征伐之權。
象征意義
盧弓與彤弓(紅色弓)常并列賞賜,如《尚書·文侯之命》記載:“彤弓一,彤矢百,盧弓一,盧矢百。”。其中“盧”通“黥”,意為黑色,象征諸侯因大功獲得軍事權威,可行使專征伐的權力。
曆史背景
根據孔穎達注疏,天子賜弓矢是周代禮制的一部分,諸侯需立下顯赫戰功才能獲此殊榮。
盧弓與彤弓的賞賜體現了古代“以顔色區分等級”的禮制,紅色(彤)象征尊貴,黑色(盧)象征武力權威。
盧弓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古代的弓。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盧”和“弓”。
盧弓的部首是“蔔”(bo)和“弓”(gong)。它的拆分筆畫為7畫。
盧弓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角弓》:“盧侯飲矣,盧女為燕,既替餘以蕙纕兮。”可見,盧弓是古代一種常見的兵器。
盧弓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盧弓”。
古代漢字對于盧弓的寫法多種多樣。一種寫法是古篆字體,字形像一隻弓,較為簡單;另一種寫法是楷書字體,字形有所演變但仍可辨認為其含義。
1. 他利用盧弓射中了遠處的目标。
2. 這把木制的盧弓保存了數百年。
盧弓在組詞中常見的詞語有:盧弓箫(指用盧弓伴奏的箫),盧弓琴(指用盧弓伴奏的琴)。
近義詞可以是:琵琶、弦樂器。
反義詞可以是:刀劍、槍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