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男女歡合。 明 謝谠 《四喜記·仁主賜婚》:“喜孜孜鸞颠鳳倒,美津津露溼花嬌。” 明 無名氏 《霞箋記·驸馬聯姻》:“把 嫦娥 謫來人世,一對天緣美,已成姻契,鸞颠鳳倒,如魚得水。”
“鸾颠鳳倒”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文學語境中,以下為詳細解析:
該成語意為“男女歡合”,常隱晦地指代兩性親密行為。其核心意象通過“鸾”(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與“鳳”的象征性動作,暗示親密關系的交融。
文學來源
最早見于明代謝谠的戲曲《四喜記·仁主賜婚》:“喜孜孜鸾颠鳳倒,美津津露澀花嬌。”
現代作家殷謙在《棒喝時代》中,用此詞批判社會價值觀的混亂現象。
語法結構
屬聯合式成語,常作謂語或賓語,如“效綢缪,鸾颠鳳倒百事有”(元雜劇《西廂記》用法相近)。
提示:此詞屬于生僻成語,建議在文學創作或古籍解讀時使用,日常交流中可選用更直白的表達。
《鸾颠鳳倒》是一個成語,意為指兩者的地位或形式發生了颠倒、倒轉的情況。
《鸾颠鳳倒》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鳥(鳥)和風(風),其中,“鳥”屬于鳥部首,表示與鳥相關;“風”屬于風部首,表示與風相關。
對于“鸾颠鳳倒”這個詞來說,具體的筆畫由兩部分組成。其中,“鸾”的筆畫為9畫(鳥4畫,難5畫),“颠”的筆畫為13畫(頁5畫,點4畫,颠4畫),“鳳”的筆畫為9畫(風4畫,隸5畫),“倒”的筆畫為10畫(亻2畫,土3畫,刀2畫,千3畫)。
《鸾颠鳳倒》這個成語的來源不太清楚。在文章或典籍中隻能找到《詩經·鄭風·鸾鴻之什》中的一句:“苟餘情其信之矣,不愠不亂,衆皆鸾鳳。”這句詩中的“鸾鳳”可以理解為男女之間的配偶關系,但不能确定是否與成語《鸾颠鳳倒》有直接關系。
《鸾颠鳳倒》的繁體寫法為「鸞顛鳳倒」。
在古代,對于《鸾颠鳳倒》的字面理解和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根據現代研究,沒有特别記載古時候《鸾颠鳳倒》的具體漢字寫法。
1. 由于家庭環境的變化,兒子變得嬌生慣養,父母的地位鸾颠鳳倒。
2. 他在公司内部的地位一度很低,但帶領團隊獲得巨大成功後,局勢鸾颠鳳倒。
3. 這一幕仿佛是鸾颠鳳倒,平時溫順的她突然變得咄咄逼人。
組詞:鸾鳳和鸾倒鳳颠。
近義詞:逆轉、颠倒。
反義詞:正常、平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