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漏下的意思、漏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漏下的解釋

(1).漏刻(古計時器)的水面已經下落。指時間已晚。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譚九》:“風度蒲牢,都城漏下矣。荒野寂寥,保無有暴客相值。”

(2).中醫婦科病名。婦女經行淋漓不斷,古人以屋漏喻此症狀,故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漏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一、中醫婦科病症

指婦女經血非時而下、淋漓不斷的現象,屬于月經病範疇。

  1. 症狀特征:表現為月經停止後仍持續出血,或經期延長至數十天甚至數月,如屋漏滴水般淋漓不盡,故以“漏”為喻。
  2. 病因機制:多因腎虛、氣虛、血熱、血瘀或濕熱内蘊導緻沖任二脈虛損,常見于《金匮要略》《諸病源候論》等中醫典籍記載。
  3. 與崩中的區别:與“崩中”(突然大量出血)同屬月經不調,但出血程度不同,二者可相互轉化。

二、日常引申含義

指因疏忽導緻的信息、機會或行動的錯失。

  1. 常見場景:如遺漏重要知識點、錯過會議或機遇,常見于學習、工作等需要專注的場合。
  2. 産生原因:多與注意力分散、過度專注某一方面或時間管理不當相關,常伴隨遺憾情緒。

補充說明

該詞在古漢語中還可表示“時間已晚”(如“漏刻已下”),但現代使用較少。如需更專業的中醫辨證信息,可參考《金匮要略》或婦科醫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漏下:詞義與來源

漏下(lòu xià)是一個動詞詞組,表示某物或某事物被意外地或無意中遺漏或忽視。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使用,但在現代漢語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漏下一詞的構造由兩個部首組成:

漏的部首氵代表水,屯代表水滴的聲音。下部字下代表往下的方向。

根據部首的組合以及字形結構,漏下總共有13個筆畫。

繁體字形

漏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漏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漏下的寫法有所不同。如《說文解字》中将漏下寫作「漏落」,表示遺漏。

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将下部字寫作「千」,如在《玉篇》中寫作「漏千」。

例句

1. 我把這個重要細節漏下了,失去了一個好機會。

2. 他在檢查過程中漏下了一個錯誤,導緻後續的操作出了問題。

組詞

1. 逃漏:表示逃避、回避透露自己的責任或事情的内情。

2. 判漏:表示判斷或識别事物過程中的遺漏。

3. 案漏:表示司法或審判活動中弄錯或忽略的證據或事情。

近義詞

1. 遺漏:表示不小心地或無意地錯過某事或某物。

2. 落下:表示盡管原本應該注意到或處理某事,但因疏忽而沒有。

反義詞

1. 注意:表示仔細觀察或留心事物,以避免遺漏。

2. 處理:表示認真地處理或解決某事,以防止遺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