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序》:“波迴堕鏡之鸞,楷顧 雕陵 之鵲。”後以“鸞鵲”指書法優美。 唐 李商隱 《九成宮》詩:“荔支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濕紫泥。”
“鸾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uán què,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書法優美的代稱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庾肩吾的《〈書品〉序》:“波回堕鏡之鸾,楷顧雕陵之鵲。”。此處以“鸾鵲”比喻書法筆勢靈動飄逸,如鸾鳥展翅、鵲鳥顧盼的姿态,後成為形容書法藝術高超的典故。
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鸾鵲”象征夫妻和睦,但此解釋未見于古籍直接引用,可能是基于“鸾鳳和鳴”等類似成語的聯想擴展。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九成宮》中曾用“鸾鵲天書濕紫泥”描述皇家诏書的精美書法,進一步印證了其與書法的關聯。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書品》《全唐詩》等原始文獻。
《鸾鵲》是一個成語,意為鸾鳳和鵲鴉,指一對美好的夫妻。它的寓意是指男女之間和睦相處,夫妻之間和諧美滿。
《鸾鵲》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鳥部和隹部。鳥部的拼音為"niao",隹部的拼音為"zhui"。鸾鵲的總筆畫數為22。
鸾鵲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中,用來描述夢境中的美景和美好的夫妻關系。在繁體字中,鸾鵲的寫法是「鸞鵲」。
在古代,鸾鵲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時候的鸾鵲寫作「欚鵊」。現代使用的「鸞鵲」寫法則是在繁體字中常見的版本。
1. 他們像是一對鸾鵲,恩愛和睦。
2. 夫妻之間要像鸾鵲一樣,互相珍惜和幫助。
組詞:鸾鳳和鴛鴦
近義詞:仙侶、眷侶
反義詞:疏離、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