簍籔的意思、簍籔的詳細解釋
簍籔的解釋
即寠數。以頭頂盆時,用來墊盆底的草圈。 清 趙翼 《偕補山崧霞遊雪崖洞甲秀樓諸勝》詩:“何苦出亦愁,入亦愁,身比鼠穴銜簍籔。” 清 趙翼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詩:“豈真發奧窔但自銜簍籔。”參見“ 寠數 ”。
詞語分解
- 簍的解釋 簍 (簍) ǒ 盛東西的器具,用竹或荊條等編成:簍子。竹簍。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籔的解釋 籔 ǒ 淘米的竹器。 籔 ǔ 古代計量單位,十六鬥為一籔。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簍籔”是一個存在多種解釋的詞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和來源分析。以下是綜合不同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發音:lǒu mǔ)
- 基本含義
形容人的言行雜亂無章、缺乏條理,如同“簍”(竹編容器)和“籔”(古代樂器)的雜亂堆疊。
- 來源典故
據傳與三國時期劉備相關:劉備曾因言行無章被比喻為“簍籔”,後以此成語自省,引申為對邏輯混亂行為的批評。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強調批判性,如“計劃如簍籔,需重新梳理”。
二、作為實物的含義(發音:lǒu sǒu/lǒu lǒu)
- 本義解釋
指古代用草編織的墊圈,用于頭頂搬運重物(如盆)時減輕壓力,類似“寠數”。
- 文學引用
清代趙翼詩句中曾用“銜簍籔”比喻生活困頓,如鼠穴中草墊般卑微。
三、補充說明
- 字形結構:“簍”為竹制容器(),“籔”在部分文獻中與樂器或草編物相關,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 注意:兩種解釋的發音和用途不同,可能存在曆史演變或地域差異。建議根據上下文選擇合適釋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辭海》或《康熙字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簍筆篔的意思
《簍筆篔》(lǒu zé yǎ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竹篾編制的筆套。
拆分部首和筆畫
《簍筆篔》的部首是竹,筆畫數為22畫。
來源和繁體
《簍筆篔》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起源于中國傳統的制筆工藝。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簍筆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簍筆篔》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籔簍筆」。
例句
1. 他的書房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文具,其中有一個簍筆篔用來存放書法筆。
2. 他從老師那裡得到了一支精緻的簍筆篔,為了保護好它,他細心地放在抽屜裡。
組詞
簍筆篔的相關詞語有:筆簍、竹簍、編籃等。
近義詞
與簍筆篔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筆筒、筆套、筆袋等。
反義詞
與簍筆篔意思相反的詞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