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隆興寺的意思、隆興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隆興寺的解釋

寺名。俗稱 正定大佛寺 。在 河北省 正定縣 城内。創建于 隋 開皇 六年(公元586年)。原名 龍藏寺 。 宋 時重建後改 龍興寺 。 清 康熙 年間改今名。寺内 大悲閣 高33米。閣中高達22米的銅制大悲菩薩像鑄于 宋 開寶 四年(公元971年),為 中國 古代鑄銅藝術的傑作。寺内保存的 隋 代《龍藏寺碑》是研究 中國 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為 中國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隆興寺是中國佛教寺院名稱,特指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的一座著名千年古刹。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其含義,需拆解寺名并溯源曆史背景:


一、"隆興"字義解析

  1. "隆"

    • 本義:高起、凸出(《說文解字》:"隆,豐大也"),引申為興盛、崇高。
    • 文化内涵:象征國運昌隆、佛法恢弘,如《後漢書》載"隆"含尊顯之意。
  2. "興"

    • 本義:起也(《說文解字》),指興起、振興。
    • 佛教語境:契合"佛日增輝,法輪常轉"的弘法願景。

寺名全解:"隆興"二字組合,喻指國家興盛、佛法振興,彰顯皇家敕建的政治寓意與宗教願景。


二、曆史沿革與寺院地位

隆興寺始建于隋開皇六年(586年),初名"龍藏寺"。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宋太祖趙匡胤敕令擴建,并更名"隆興寺",以紀念北宋平定北漢、鞏固北方政權之舉。其核心建築大悲閣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觀音銅像(高21.3米),為世界現存最高古代銅鑄立佛,見證宋代冶鑄技藝巅峰。


三、文化價值與權威認證


參考資料

  1. 國家文物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第一批)》. 1961年.
  2. 梁思成. 《正定調查紀略》. 中國營造學社, 1933年.
  3. 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正定縣志》. 中華書局, 1992年.
  4.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寺院大觀》.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5年.
  5. 傅熹年. 《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1年.

網絡擴展解釋

隆興寺是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的一座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具有以下核心信息:

一、曆史沿革

  1. 始建于隋代: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創建,初名“龍藏寺”。
  2. 唐代更名:唐中宗時期(705年)改稱“龍興寺”,以标榜“大唐中興”。
  3. 宋代擴建:北宋開寶年間(971年),宋太祖趙匡胤敕令鑄造千手觀音像并擴建寺院,形成宋代建築群主體。
  4. 清代定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賜額“隆興寺”,沿用至今。

二、建築與文化特色

三、文化地位

四、詞語的引申含義

在漢語中,“隆興寺”有時被用作成語,比喻事物興盛繁榮的景象(源于其名稱中“隆興”的吉祥寓意)。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闆橋報錄人包竹背敵便條禀度禀堂逋積車轘呈顯螭坳刺癢代作大老遠丹腦度紙非所服皂覆罩改化骨鲠在喉酣沉含笑彗泛畫塗彙行回意見于健糉景重禁居金容骥塗開标枯蒲蘭熏斂縮貿化命數閩南話平贓襁保強劫鉗口挢舌锲薄青鸬磬色三朋四友散水花疝氣身當其境神色張皇師父娘石流黃死傷司用退食從容頑痹文錯相薄稀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