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韬的意思、龍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韬的解釋

(1). 太公望 兵法《六韬》之一。泛指兵法、戰略。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讓太傅揚州牧表》:“既罕《龍韜》、《金匱》之効,又乏楹間帷中之績。” 唐 錢起 《送崔校書從軍》詩:“寧惟玉劒報知己,更有《龍韜》佐師律。”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禦淮》:“排雁陣,展《龍韜》,斷重圍殺過 河陽 道。”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聖武成功詩》:“魚麗成前列,《龍韜》運上方。”

(2).古宮廷禁衛羽林軍的别名。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椅梧連鶴禁,壀堄接龍韜。”注:“内署北連春6*宮,西接羽林軍。”《宋史·律曆志三》:“日欲暮,魚鑰下,龍韜布。”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龍韬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龍韬”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其解釋及文化背景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兵法與戰略的代稱
    源自姜太公(呂尚)所著《六韬》中的第三卷《龍韬》。該書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部分,其中《龍韬》主要論述軍事組織、戰術策略及統帥之道,後成為兵法、謀略的泛稱。如唐代錢起詩雲:“甯唯玉劍報知己,更有龍韬佐師律”(《送崔校書從軍》),即以“龍韬”指代軍事智慧。

  2. 宮廷禁衛軍的别稱
    唐代起,“龍韬”被用作禁衛軍“羽林軍”的别名,象征其職責如兵法般缜密,護衛皇室安全。李德裕在《述夢詩》中注:“壀堄接龍韬”,即指禁軍駐地。


二、延伸與文化意象


三、《六韬·龍韬》的核心思想

《龍韬》強調“以智勝力”,認為戰争勝利依賴謀略而非蠻力,需通過周密計劃(如情報分析、兵力部署)制敵。例如:“謀者,所以違害就利”(《六韬·龍韬·軍勢》)。

若需進一步了解《六韬》原文或相關詩詞典故,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韬的意思

《龍韬》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龍的智慧和才能。龍象征着權勢和智慧,而韬則代表着隱藏和發展。結合在一起,龍韬就代表着龍的智慧與才能的發展和運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韬》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龍(部首:龍,6畫)和韬(部首:韋,16畫)。

來源和繁體

《龍韬》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并沒有明确記載,在現代漢語中較為常用。因此,無法追溯到其确切的來源。在繁體字方面,"龍韬"的寫法一般保持不變,仍然是「龍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龍韬」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并沒有專門的寫法。根據時代和書法家的個人習慣,字形可能略有差異。

例句

這個詞可以通過以下例句來理解:

1. 他展現出了龍韬,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2. 大學生應該努力發展自己的龍韬,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組詞

與《龍韬》相關的組詞有:

1. 龍膽:勇敢、大膽的精神。

2. 韬略:隱藏和發展的策略。

3. 龍門:由兩座山峰夾成的山口,也指成功的機遇。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龍韬》意思相近或類似的詞彙有:

1. 英明:智慧和才能出衆。

2. 力道:力量和能力。

與《龍韬》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愚蠢:愚笨和缺乏智慧。

2. 無能:缺乏能力和才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