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蠖的意思、龍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蠖的解釋

(1).《易·擊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後因以“龍蠖”指屈伸。 南朝 宋 謝靈運 《富春渚》詩:“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唐 李白 《金門答蘇秀才》詩:“栖巖君滅寂,處世餘龍蠖。” 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歲晏戒霜露,我道惟龍蠖。”

(2).指以屈求伸,走捷徑。 唐 閻防 《宿岸道人精舍》詩:“願言捨塵事,所趣非龍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核心含義 該詞源自《周易·系辭下》的“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原指屈伸之道,既包含尺蠖(一種昆蟲)收縮身體以蓄力伸展的物理動作,也暗喻龍蛇冬眠蟄伏以保全生命的生存智慧。

二、引申含義

  1. 處世哲學
    指以退為進、韬光養晦的生存策略。如南朝謝靈運在《富春渚》中用“外物徒龍蠖”表達超脫外物束縛的心境,唐代李白《金門答蘇秀才》的“處世餘龍蠖”則暗含對進退之道的感慨。

  2. 路徑選擇
    部分語境中隱含“通過暫時屈從達成目的”或“走捷徑”的意味,如明代陳子龍《吳興道中》以“我道惟龍蠖”暗喻特定境遇下的權變選擇。

三、使用特點
該詞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詩文或哲理性論述,常與隱逸、仕途沉浮等主題關聯,具有濃厚的象征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蠖的意思

《龍蠖》一詞,指的是一種大型的昆蟲,也被稱為蜣螂。它屬于鞘翅目龍蠖科動物,體型龐大,外形呈長橢圓形,頭部有一對發達的大颚。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字典中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龍蠖的組成部分為「辶」和「虍」,共計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龍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龍」指的是傳說中的神獸,而「蠖」則是指一種昆蟲。在繁體字中,「龍」的字形為「龍」,「蠖」的字形為「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龍蠖」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字形需要詳細考據才能确定,但整體含義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這隻龍蠖體型龐大,已成為村裡的一道奇觀。

2. 研究人員對龍蠖的生态習性進行了深入研究。

組詞

龍蠖沒有特定的相關組詞,但可以根據需要隨意搭配其他詞語。例如:龍蠖蟲,龍蠖科,龍蠖繁殖。

近義詞

蜣螂

反義詞

神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