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湖的意思、龙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湖的解释

(1).古代传说 黄帝 乘龙升天之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脱屣高天,登遐上玄。龙湖超忽,象野芊绵。”参见“ 鼎湖 ”。

(2).喻指朝廷。 唐 许天正 《和陈元光平潮寇》:“龙湖膏泽下,早晚徧枯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湖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代自然地理实体,也作为现代行政区划名称,具体释义如下:


一、自然地理实体释义

1. 龙形水域或湖泊

指形态蜿蜒如龙的湖泊,多见于古典文献与风水意象。如《水经注》载“龙湖者,形若蟠龙,首尾相顾”,形容湖泊曲折的形态特征。此类名称常出现在中国南方多湖地区,如福建、浙江等地。

2. 神话中的水域

古文献中“龙湖”亦指龙族居所或帝王祥瑞之兆。如《淮南子》提及“禹治水,龙湖现”,象征天命所归。此类用法多见于志怪小说与皇家祭祀文本。


二、现代行政区划释义

1.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1991年设立,为汕头经济特区发源地,现为汕头市中心城区,面积约124平方公里。名称源于区内“龙湖沟”水系,兼具历史与地理标识意义(《中国地名大辞典》,2020版)。

2.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龙湖

特指黄淮平原上的天然湖泊,又称“淮阳龙湖”,面积约11平方公里,因环抱太昊伏羲陵被誉为“中华第一湖”。其名源于伏羲氏“以龙纪官”的传说(《河南省志·地理卷》)。


三、文学与诗词用例

1. 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有“龙湖雁荡,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句,以“龙湖”泛指江南水系,体现其壮阔意象。

2. 当代地名诗如“龙湖春涨水连天”(《潮汕竹枝词》),描绘了岭南雨季的湖景风貌。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2.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民政部,2023)
  4. 《中国湖泊志》(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5. 《全唐诗地理志考》(中华书局)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龙湖的释义包含地理实体和文化象征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地理实体(河南省淮阳县湖泊)

  1. 基本信息
    龙湖俗称城湖,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因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时“以龙纪官”得名。1996年柳湖清淤后正式定名,2009年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2. 规模与组成
    湖域东西宽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由东湖、柳湖、南坛湖、弦歌湖四部分组成,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

二、文化象征

  1. 传说与文学意象
    古代传说中为黄帝乘龙升天之处(“鼎湖”典故),《乐府诗集》等古籍用“龙湖超忽”形容其缥缈仙境。
    唐代诗词中亦借指朝廷,如许天正诗句“龙湖膏泽下,早晚徧枯穷”。

  2. 现代延伸
    作为名字时,“龙”象征尊贵与祥瑞,“湖”代表包容与广阔,常用于表达对自然与文化的尊崇。

提示:若需了解其他地区同名湖泊(如福建晋江龙湖),可进一步查阅地方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边僻布设草囷策虑长棘长年三老传种俶乱打凤牢龙答贺颠来播去封祝功高不赏滚霤悍戾昊英和协红顶子鸿泥雪爪花友回萦交搁浇靡骄僻嗟苦结轸痾痒控购来龙儿拦当廉俭练饰楼犂乱逆率贞马纼绵蕝庙室譊譊拍岸彷佯寝嘿秋菜弱房誓信诗淫漱浣曙晖鼠瘘顺步陶春佃具提神外椁望闻问切未央文丐相留嫺婉小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