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膏的意思、酒膏的詳細解釋
酒膏的解釋
酒面上浮起的稠汁。《文選·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萍” 唐 李善 注:“徑寸,蓋酒膏之徑寸也。” 宋 司馬光 《送張少卿學士知洪州》詩:“風色傳花信,煙光拂酒膏。”
詞語分解
- 酒的解釋 酒 ǔ 用高粱、米、麥或葡萄等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白酒。啤酒。料酒。 * 。茅台酒。酒漿。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膏的解釋 膏 ā 肥,肥肉:膏粱(肥肉、細糧)。膏腴。膏沃。 脂油:春雨如膏。膏澤(a.滋潤作物的及時雨;b.喻給予恩惠)。 中醫指心尖脂肪,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膏 à 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上:
網絡擴展解釋
“酒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酒膏指酒液表面形成的粘稠物質,主要由脂類物質(如乙酸乙酯)與真菌代謝物混合而成。其外觀呈稠汁狀,常見于長期存放(如20年以上)的老酒中,尤其在溫濕度穩定的環境中更易形成。
2. 成分與成因
- 成分:主要為酒精酯化反應的産物,包括乙酸乙酯及其他脂類混合物。
- 形成過程:酒中水分揮發後,殘留物質與上層真菌作用,逐漸形成粘稠液态物。
3. 曆史與文學記載
- 北宋時期,“酒膏”曾為東京王太傅家所釀名酒,見于宋代《酒名記》。
- 唐代李善注《南都賦》提及“酒膏之徑寸”,宋代司馬光詩中也有“煙光拂酒膏”的描述,均指向酒面浮沫的意象。
4. 口感與用途
直接飲用口感較差,但經勾兌後可釋放濃香,具體風味取決于勾兌技術。需注意,酒膏并非現代酒類品質的标準指标,更多被視為陳年痕迹或曆史現象。
總結
“酒膏”既是古代酒名,也指酒液陳化産生的粘稠物,兼具曆史文化和化學變化的雙重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酒膏,這個詞有多個意思。拆分部首是酉和膏,其中酉是士部首,膏是己部首。總共有17個筆畫。酒膏這個詞可以指釀造酒的酒醅,也可以指醫藥中的一種膏狀藥物。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釋。在繁體字中,酒膏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由于現代使用的是現代标準字形,所以現在寫法一緻。一個例句可以是:這種酒膏能夠提高人的免疫力。酒膏可以組成其他詞,比如酒膏罐、酒膏壇等。與酒膏相關的近義詞可以是酒糟,反義詞可能是酒精。希望這能回答到您的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