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厄的意思、九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厄的解釋

陽九之厄,指災兇。 南朝 陳 徐陵 《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近者數鐘九厄,王室中微。” 吳兆宜 注:“《漢書》陽九厄,四千五百歲為一元,一元之中九,陽戹五,陰戹四,陽為旱,陰為水。” 前蜀 杜光庭 《馬尚書南鬥醮詞》:“三災弭息,九厄蠲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九厄是漢語古籍中記載的災異理論術語,特指古代陰陽家、術數家所歸納的九種周期性災厄。其核心含義源于天人感應思想,認為天象運行與人間禍福存在對應關系,九厄代表天道循環中必然出現的九類災劫。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九厄指陰陽家理論中,每歲、每月、每日循環中固定的九種災厄類型。其概念源自“三厄”的擴展(三厄指歲、月、日各分三厄),合為九數,象征災異的周期性規律。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卷,第531頁。


二、九厄的具體内容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陰陽家文獻及後世術數典籍,九厄通常分為三類,每類包含三種災劫:

  1. 歲厄

    • 饑厄:五谷歉收引發的饑荒。
    • 兵厄:戰争與動蕩。
    • 疫厄:大規模瘟疫流行。

      來源:《協紀辨方書·義例·陰陽遁》引漢代谶緯之說。

  2. 月厄

    • 水厄:洪澇災害。
    • 火厄:火災與旱災。
    • 風厄:風災(含台風、沙暴等)。

      來源:《開元占經》卷一百一十三“災異占”。

  3. 日厄

    • 刑厄:法律冤獄或刑罰過重。
    • 煞厄:意外橫禍(如墜馬、溺水)。
    • 鬼厄:精神疾患或邪祟侵擾。

      來源:明代《三命通會·論災厄》。


三、文化内涵與學術源流

九厄理論植根于先秦陰陽五行學說,漢代谶緯之學将其系統化,成為傳統曆法、占卜的重要依據。其本質是通過自然現象推演社會治亂,反映古人對天災人禍的哲學化歸納。

學術依據:


四、現代視角的解讀

從科學角度看,九厄是古人面對不可控災害時構建的解釋模型,兼具曆法科學與神秘主義色彩。其價值在于體現中華文化對“天人關系”的思辨,而非實際預測功能。當代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在哲學史、科學史中的意義。

參考: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4卷“天學篇”(科學出版社,1975)。


五、權威文獻引用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權威釋義:“九厄,陰陽家謂九種災厄。”

    線上查閱入口(注:需訂閱訪問完整版)

  2. 《中國方術大辭典》(中山大學出版社)

    詳釋九厄在術數體系中的分類邏輯。

  3. 《漢書·藝文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始文獻來源,載陰陽家“推災異之變”。

(注:部分古籍無公開電子資源,建議通過圖書館檢索紙質版或權威數據庫如“國學大師”網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九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陽九之厄”,即重大災兇或周期性災難。這一概念源自古代數術理論,如《漢書》記載“四千五百歲為一元,一元之中九厄”,其中陽厄(旱災)占五次,陰厄(水災)占四次。例如南朝陳徐陵在《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中寫道“近者數鐘九厄,王室中微”,即用此詞描述國家遭遇的災禍。

二、引申含義

在文化語境中,“九厄”被引申為人生中經曆的多次重大考驗。數字“九”象征長久(非實指九次),“厄”指困厄,合起來比喻需克服重重磨難才能成功。例如道教文獻《馬尚書南鬥醮詞》提到“九厄蠲消”,即祈求消除人生災劫。

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國家或社會層面的周期性災難。
  2. 文學比喻:形容個人經曆長期困境後突破逆境,如“九厄盡消,終得圓滿”。

注:不同文獻對“九厄”的解釋側重不同,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漢書》或南朝文集中的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半賈八字打開倍程贲赉變名易姓避暑陳吳鉏子道命等腰杜貳咢布方頭不劣公車司馬令攻掘公善公孫大娘官禦觚翰孤花簋簠豪言空話隳心忌嫉籍記酒觥九三學社君卿喉舌橘中叟懇欵蝲姑來蹤去路類選嶚峣烈然伶牙俐齒藜杖露天礦馬六甲哤雜昧履名震一時欠呵欽贓取死若敖之鬼三已心神骥出枥虱建草式望殊器筍幹同聲軘車為底蕪劣五星紅旗嗚咂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