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白之貢的意思、九白之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白之貢的解釋

清 代 外蒙古 每年例貢朝廷白色駝、馬共九匹,稱為“九白之貢”。《清文獻通考·輿地二四》:“﹝ 喀爾喀 ﹞為西北強國,共為七部,有三汗:中曰 土謝圖汗 ,東曰 車6*臣汗 ,西曰 紮薩克圖汗 …… 崇德 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貢白馬八,白駝一,謂之九白之貢,歲以為常。”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九白之貢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九白之貢是清代喀爾喀蒙古(今屬蒙古國及中國内蒙古地區)向朝廷進獻的固定貢品,具體解釋如下:

定義與構成

該貢品由1匹白駱駝和8匹白馬組成,合稱“九白”,象征尊貴與忠誠。這一制度始于崇德三年(1638年),喀爾喀蒙古三大汗部(土謝圖汗、車臣汗、紮薩克圖汗)共同确立,并成為年度慣例。

曆史背景

文獻記載

《清文獻通考·輿地二四》明确記載了貢品規格及三大汗部共同進貢的史實,印證其作為清代邊疆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詞典提及該詞引申為“形容人品德才能出衆”(如、4),但此說法缺乏曆史文獻直接支持,可能為後起衍生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清文獻通考》或清代邊疆治理相關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白之貢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詞彙,它意味着對特定事物的周全供奉或奉獻。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九白之貢的"九"字由"口"和"乂"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二十一畫。 "白"字由"癶"和"日"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五畫。 "之"字由"一"和"支"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三畫。 "貢"字由"貝"和"孔"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八畫。 來源: 九白之貢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中國文獻《尚書·周書·文王世子》中,記錄了古代王權傳承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中,九種不同的供奉物被視為最高的貢品,以表達對新君主的敬意和祝福。 繁體: 九白之貢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九白之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九白之貢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文字發展和演變的不同,具體的字符形态可能難以确定。 例句: 1. 曆代國君都期待着九白之貢,以示對天下萬民的關懷。 2. 我們應該用心準備九白之貢,以表達對祖國的敬愛與祝福。 組詞: 九皇貢、四德之貢、六畜之貢 近義詞: 盛大宴請、隆重獻禮 反義詞: 收斂、保留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