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籍求的意思、籍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籍求的解釋

斂取。《管子·輕重丁》:“善為國者,守其國之財……未嘗籍求於民,而使用若河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籍求"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兩個語素:

一、"籍"的本義指登記人口、田産的簿冊(《說文解字》),引申為記錄載體,如典籍、書籍。在動詞用法中可表示登記造冊的行為,《漢書·高帝紀》載"籍吏民"即為此意。

二、"求"表示主動尋求,《爾雅·釋言》注"求,索也",既包含物質層面的索取(如《詩經》"寤寐求之"),也包含精神層面的探求(如《論語》"求仁得仁")。

組合後的"籍求"在古籍中多呈現雙重内涵:

  1. 文獻考據:指通過典籍查證來尋求答案,如清代考據學派主張"無征不信,籍求于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2. 制度運作:特指古代戶籍制度中的核查請求,明代《大明會典》載"凡民訟田土,必先籍求保甲"的行政程式。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在學術文獻與曆史研究中,例如考古學界常用"籍求典冊"指代文獻考證方法(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研究》)。需要特别說明的是,當前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尚未單列此詞目,其釋義主要基于曆代文獻的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籍求”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拆解

二、文獻釋義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輕重丁》,原文強調治國者應妥善管理國家資源,做到“未嘗籍求于民,而使用若河海”,意為:無需向百姓斂取財物,卻能如河海般豐沛地調用資源。此處“籍求”指通過行政手段征收財物,含強制性索取義。

三、現代應用 此詞屬古漢語冷僻詞彙,現代漢語已不常用,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學術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白影珠陂僻邊障筆頭不倒不可逆曹全碑腸套疊廛宅陳奏沖繁重九譯大發謬論丹除擋車德懋低心締約國棟楹豆制品惡氣法令反轉片風雨連牀副将服務費海衆皓日黃縠間關截斷衆流解龜汲深绠短菊花石苦尅狼當臨表隸禦栾棘臝戲髦兒戲子篾索木蘭花拿鴨子鳥譚前緒全開擾紊挼舞桑杈石戶視養铄金毀骨四職訟訴通關手蜿蟺枉刺相反相成纖隸瞎天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