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赍擎的意思、赍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赍擎的解释

亦作“賷擎”。捧持。《三国志平话》卷上:“ 刘备 賷擎詔赦,辞了元帅,引本部下军,往 任城县 东门。”《水浒传》第五四回:“差了两个帐前统制官,賫擎书信,放开西门,投西夺路去了。”

齎擎:持送;携带。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四司六局》:“臺盘司专掌托盘、打送、齎擎、劝酒、出食、接盏等事。”《水浒传》第一回:“太尉 洪信 齎擎御书丹詔,一行人从上了路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赍擎”是一个由两个单字“赍”和“擎”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要结合两个单字的古义来理解。在现代汉语中,它属于较为书面化且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汇,主要用于特定语境,尤其是描述庄重、恭敬地手持或捧持物品的动作。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词义构成:

    • 赍 (jī): 本义指携带、持拿,特指带着东西出行或赠予他人财物。在古汉语中,它常表示“持”、“送”、“带着”等意思。例如:
      • 《史记·李斯列传》:“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其中“赍持金玉”即指携带金玉财物。来源:《汉语大词典》(在线版:www.zdic.net)。
      • 《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 郑玄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遍。” 贾公彦疏:“泉始出,其行布散,故谓之布。” 其中“赍”有赠送财物的意思。来源:《周礼注疏》。
    • 擎 (qíng): 本义指向上托举、高举。它强调用手臂的力量将物体高高举起或稳稳托住。例如:
      • “擎天柱”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 “众擎易举”指众人合力托举就容易举起,比喻大家齐心协力事情就容易成功。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赍擎”的整体含义: 将“赍”的“持拿、携带”与“擎”的“高举、托举”结合起来,“赍擎”通常指恭敬地、庄重地用手持着或捧着某物(尤其是较为重要或神圣的物品),并将其高举或端持在身前。它描述的是一种带有敬意、仪式感或郑重其事的手持动作。

  3. 使用语境:

    • 常用于描述古代祭祀、典礼、朝觐等庄重场合中,人们捧持祭器、礼品、文书等的行为。例如:“使者赍擎国书,入朝觐见。”
    • 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郑重其事地手持某物。例如:“他赍擎着父亲的遗物,缓步走向祠堂。”
    • 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多出现在仿古或书面语色彩浓厚的文本中。

“赍擎”意指恭敬地手持并高举(或端持)某物。它强调动作的庄重性、仪式感和对所持物品的敬意。理解该词的关键在于把握“赍”的“持拿”义和“擎”的“高举/托举”义。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1986). 汉语大词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在线资源可参考:汉典 www.zdic.net)
  2. 郑玄 (注), 贾公彦 (疏). 周礼注疏. (古籍原文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ctext.org)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赍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 qíng,属于古代或书面用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为持送、携带,常带有恭敬或正式的意味。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1. 持送/携带
    指手持物品并送达或随身携带,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强调动作的庄重性。例如《水浒传》中“赍擎书信”指携带书信。

  2. 捧持
    在部分语境中引申为双手捧持,如《三国志平话》描述刘备“赍擎诏赦”,即恭敬地捧着诏书。


文献例证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把滑馝馞不顺气藏垢纳污裳裳长十八胆瓶啖蔗跌退断粮杜根房分飞溢奉奠丰富多彩鬼胡延鬼教贵人多忘事鬼头鱼浩思后恨卉裘酒甔倨贵空阙空说诳报拦索两许炼金厉兵粟马猎蝇藜火杪节牛粪槃槃贫露迫切签堤凄亮霎那间善草社会存在绳文沈祟书寓索合台制逃人铁勒挺劲颓顿途人望履完善巍然耸立逶移污脏象甲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