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患災害。《國語·楚語下》:“夫誰無疾眚,能者早除之。舊怨滅宗,國之疾眚也……若召而近之,死無日矣。” 韋昭 注:“眚,猶災也。” 宋 司馬光 《為龐相謝明堂禮成轉官表》:“是以每循涯知止,以寵為憂,獲一官若負譴訶,進一位若懷疾眚,非敢厭薄高爵,希慕虛名。”
“疾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詞義解析
“疾”指疾病,“眚”原意為眼睛生翳(引申為過錯、災禍)。組合後,“疾眚”多指病患與災害,常用于比喻國家或個人的禍患。例如《國語·楚語下》中提到:“夫誰無疾眚,能者早除之”,意為“誰能沒有疾病災禍?有才能的人會盡早消除它”。
2. 引證與用法
3. 其他信息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古籍中的用法,建議結合上下文語境考察其比喻或引申含義。
疾眚(jí shěng)是一個多音字,有兩種不同的含義。
1. 疾眚可以指代人們患有某種疾病或遭受某種不利的情況。例如,當我們說某人"患有疾眚"時,意思是他正在經曆某種疾病或遭受某種不幸。
2. 疾眚也可以指代禍患、不幸的事情。當我們說"遭遇了疾眚"時,表示發生了某種不幸的事件。
疾字的拆分部首是疒(病字的部首),眚字的拆分部首是目(眼字的部首)。
疾字的筆畫數為6畫,眚字的筆畫數為11畫。
疾眚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疾字有古時的讀音為jí(如《論衡·陽貨》中有"甚疾病人"之句),而眚字有古時的讀音為shěng(如《荀子·非十二子》中有"瘘眚陷遑"之句)。以後演變成今天的讀音,并形成了多重意義。
在繁體字中,疾字和眚字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代,疾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在《說文解字》中,疾字的寫法是疒疒石(表示病重)。而眚字的古時寫法為目矢矢口日矢(表示禍患、不幸)。
1. 他最近患有嚴重的疾眚,需要盡快就醫治療。
2. 這場洪災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巨大的疾眚。
組詞:疾病、疾苦、疾馳、疾風、眚亂、眚事、眚變。
近義詞:病患、不幸、禍患。
反義詞:健康、幸福、吉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