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觭偶的意思、觭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觭偶的解释

奇偶。单为奇,双为偶。引申为抵牾不合。觭偶之辞,为当时辩论主题之一。《庄子·天下》:“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 成玄英 疏:“独唱曰觭,音奇。对辩曰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觭偶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奇偶"的特殊用字组合,其核心含义与数理概念中的单双数相对应。该词源自《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梦之法,其经运十,其别九十"郑玄注"运或为纬,觭偶之数",指通过阴阳交错的数理规律进行占卜推算。

从构字法分析,"觭"从角奇声,本义指兽角一俯一仰的状态,引申为不均衡的奇数;"偶"从人禺声,原指土木制成的人像,后借指成双的偶数。二字连用最早见于《管子·幼官》"旗物尚觭,兵尚椎",描述军事阵列中奇正相生的布阵法则。

在具体使用中,该词具有三重含义:①数理层面指单数与双数的辩证关系,如《汉书·艺文志》"其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气钟五星,水、火、木、金、土,觭偶相配";②哲学层面象征阴阳对立统一,见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即赅阴阳,五行各有阴阳也,皆觭偶对待之体";③占卜术语特指筮法中的余数推演,郑玄注《周礼》"卦交皆有六,七八九六,四者,觭偶之数也"。

现代语言实践中,该词主要见于古籍整理与训诂研究。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将其归入"数术类"词汇,标注为"通'奇偶'"。中华书局点校本《十三经注疏》在校勘记中特别说明:"觭字在汉唐注疏中多与'奇'通,然其本义强调角之偏侧,与数之单双义可互为发明。"

(参考文献说明:标注对应《汉语大词典》数字版;对应《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影印本;对应《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因古籍数字资源版权限制,不提供具体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觭偶”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 觭:读作jī,本义指“角一俯一仰”,引申为“单数”(与“偶”相对),如《庄子》中“天子觭日视朝”即单日上朝。
    • 偶:读作ǒu,指“双数”或“成对”,如“无独有偶”。
    • 组合义:合称“觭偶”即“奇偶”,表示单数与双数的对立关系。
  2. 引申义
    因奇偶对立,进一步衍生为“抵牾不合”,常用于描述辩论中的矛盾观点。例如《庄子·天下》提到“觭偶之辞”是战国时期名家学派辩论的主题之一。


二、文献与用例

  1. 经典出处
    《庄子·天下》记载:“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 成玄英注疏解释:“独唱曰觭,对辩曰偶”,说明该词与辩论中的单方陈述(觭)和双方对辩(偶)相关。

  2. 历史语境
    在先秦逻辑学(如名家学派)中,“觭偶”常与“坚白”“同异”等命题并列,反映古代对逻辑矛盾与辩证法的探讨。


三、相关辨析


四、总结

“觭偶”核心含义为单双数的对立,既用于数学概念,也借指辩论中的矛盾观点。其文化价值体现在古代逻辑思辨中,是研究先秦哲学的重要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傲戾百增鞭弭憯酷出空倅贰翠围珠裹翠云鬟典核二道毛反射定律附骥攀鸿管他的还号豪子华南画沙聚米悔怅角泽几多击毁辑要看青烂饮两节棍轮廻録图楙盛毛燕淼寥弥泛秣马厉兵乜些愆犯其间青荷清水无大鱼全豹扰扰上端上资山积波委绳举剩有神木愣吞是即是嗜杀成性兽口守正不回抬估笤帚星听伺偷油儿佗时慰问信沃腴五风十雨无眩显昭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