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激切的意思、激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激切的解釋

(1) [impassioned;outspoken;vehement]∶激烈直率

詞極激切。——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言多激切

(2) [encourage]∶激勵

詳細解釋

(1).激烈直率。《漢書·賈山傳》:“其言多激切,善指事意,然終不加罰,所以廣諫争之路也。”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昔稱 韓非 善著書,而《説難》《孤憤》尤為激切。”《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 何小姐 原是個性情中人,他怎肯矯同立異?隻因他一生不得意,逼成一個激切行逕,所以寧飲盜泉之水,不受嗟來之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七篇:“為文皆疏直激切,盡所欲言。”

(2).猶激勵。《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行不脩飾,名跡無愆;操不激切,素風愈鮮。” 劉良 注:“志操不待激勸切磋,自有純素之風。” 宋 蘇轍 《書論》:“則其所以告諭天下者,常丁寧激切,亹亹而不倦。”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讀書方有志於古今,學門更激切於時事。”

(3).高亢凄切。 三國 魏 曹丕 《答繁欽書》:“夢與神通,寤而悲吟,哀聲激切。”《南史·庾域傳》:“初發 蜀 ,有雙鳩巢舟中,及至,又栖廬側,每聞哭泣之聲,必飛翔簷宇,悲鳴激切。”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卷二:“ 李尚書 訥 夜登越城樓,聞歌曰:‘ 鴈門山 上鴈初飛’,其聲激切。”

(4).激動;感奮。 唐 高適 《酬河南節度使賀蘭大夫見贈之作》詩:“感時常激切,於己即忘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然而我以前也就過幾次舘,也有人薦的;就是現在這個舘,是 繼翁 薦的,雖是一般的感激,然而總沒有這種激切。” 冰心 《去國·斯人獨憔悴》:“說着覺得十分激切。”

(5).急切,迫切。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療病》:“人無貴賤窮通,皆有激切所需之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激切”在漢語中屬于形容詞,包含兩層核心語義:

一、情感表達層面 指言語或情緒激烈懇切,帶有強烈的訴求色彩。例如《漢書·賈山傳》中“其言多激切”,描述言辭直率而迫切。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形容批評、谏言等場景,如“激切的呼聲”“言辭激切”(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二、物理屬性層面 古漢語中可指水流湍急的狀态。《水經注·江水》記載“江水激切”,描繪水流迅猛的态勢。此用法現代已較少使用(來源:《漢語大字典》)。

該詞的構詞法為并列結構,“激”表激烈,“切”含深切之意,二者共同強化語義強度。作為書面語,常見于政論、文學領域,近義詞包括“激昂”“急切”,但更強調言辭與情感的交織性。

網絡擴展解釋

“激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激切(拼音:jī qiè)主要指言辭或情感激烈而直率,常用于描述表達方式。例如:

二、引申含義

  1. 激勵、鼓勵
    如《三國名臣序贊》中“操不激切,素風愈鮮”,此處引申為通過直率言辭激發他人行動。
  2. 高亢凄切
    曹丕《答繁欽書》描述聲音“哀聲激切”,指聲調激昂而悲切。
  3. 急切、迫切
    部分文獻中可表示情感或需求的迫切性(如唐·高適詩句“感時常激切”)。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滬江詞典及《漢書》《後漢書》等古籍引證。

别人正在浏覽...

杯中之物鼻端出火不絕于耳柴扉成道宸遊踟蹰春滿辭色道鍵禅關丁冊頂巅洞霄宮風佩風濕性關節炎改路改序高蟬鬲如閣下挂冕慣寵關鍵期孤蓬自振寒樹皇舅黃種華胄灰寂驕慠交相接榫久盈酒滓爵祿隽壯開嚬廊廟才羸尪鋁合金馬留彌撒南京市賠價剖玄析微啟詞三家巷傷筋動骨神弦曲市舶司酥佥陶貫天師艾土瓜驒驒武殿試狎鬣香橼獻主行百裡者半于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