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衿肘的意思、衿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衿肘的解釋

(1).比喻近旁。《新唐書·苑君璋傳》:“今糧盡衆攜,不即決,恐衿肘變生, 孝政 不忍見禍之酷也。”

(2).謂衣襟與袖子。 宋 劉克莊 《念奴嬌》詞:“彷彿 曾子 當年,商歌滿屋,衣不完衿肘。”自注:“ 曾子 捉衿而肘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衿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īn zhǒu,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由“衿”(衣領或衣襟)和“肘”(手臂彎曲處)組成,本義指衣襟與袖子相連的部分。例如宋代劉克莊的詞中“衣不完衿肘”,即形容衣衫褴褛。

  2. 比喻意義
    引申為“親近的關系”,如親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扶持,如同衣襟與袖子般緊密相連。此外,也比喻“近旁”,強調距離或關系的密切性,如《新唐書》中“衿肘變生”指身邊可能發生變故。


二、古籍用例

  1. 《新唐書·苑君璋傳》
    “今糧盡衆攜,不即決,恐衿肘變生。”
    釋義:糧草耗盡、人心渙散,若不及時決斷,恐身邊發生變故。

  2. 劉克莊《念奴嬌》
    “彷彿曾子當年,商歌滿屋,衣不完衿肘。”
    釋義:以“衿肘”描寫曾子的貧困,衣衫破損、生活拮據。


三、關聯擴展

若需更多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衿肘:詞義及來源

「衿肘」是一個漢字詞,形容一個人的性情固執不化,不肯讓步或妥協。

該詞的發音為jīn zhǒu,其中「衿」字的意思是背後的領口,而「肘」字意指手臂的彎曲部分。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傳統服飾,特别是官員平時穿的禮服。當時官員穿着的長袍上有一個背面中間逢固定位置的領口,綁帶從袖子後端圍到胸前。當一個官員認為自己的權威和地位應該得到尊重,不願屈服于别人的意見時,他會高昂胸前領口,昂首挺胸,不願和别人打成一片,即被形容為「衿肘」。

衿肘:拆分部首和筆畫

「衿肘」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部分:「衤」(衣服)和「孚」(手臂的彎曲形狀)。

「衿」的拼音是jīn,它包含了「衤」字旁并且由4個筆畫組成。而「肘」的拼音是zhǒu,它由「孚」旁和7個筆畫組成。

衿肘:繁體

「衿肘」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衿肘: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衿肘」的字形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隻是一些細節上的形狀存在差異。

衿肘:例句

1. 他非常固執己見,總是衿肘别人的建議。

2. 這個領導太衿肘了,從不聽取别人的意見。

衿肘:組詞

1. 衿情:形容一個人的性情固執頑固。

2. 衿服:指官員或有地位的人穿着的帶有領口的服裝。

3. 肘彎:指手臂彎曲的部分。

衿肘: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倔強、固執、執拗、執着。

反義詞:順從、妥協、柔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