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躍的意思、金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躍的解釋

《莊子·大宗師》:“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 王先謙 集解:“偶成為人,遂欣愛鄭重,以為異於衆物,則造化亦必以為不祥。”後以“金躍”指不順從自然造化。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珠沉猶是寶,金躍未為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躍”是一個源自道家典故的詞語,其含義與哲學思想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出處與典故

該詞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以鑄劍為喻:大冶(鐵匠)鑄造金屬時,金屬突然跳躍說“我必将成為镆铘寶劍”,這種行為被視作“不祥之兆”。莊子借此比喻人類若過度強調自我獨特性、違背自然規律,則會被造化視為不祥。

二、引申含義

“金躍”引申為不順從自然造化的象征,強調道家“天人合一”“無為而治”的思想,反對人為幹預或強行改變自然規律。唐代白居易在《渭村退居》詩中曾用“金躍未為祥”表達此意。

三、文學例證

  1. 王先謙《莊子集解》注解:人若因偶然成形便自視特殊,則如同跳躍的金屬,違背自然本質。
  2. 白居易詩句“珠沉猶是寶,金躍未為祥”,通過對比珍珠沉沒與金屬跳躍,暗喻順應自然的價值。

四、現代用法

作為姓名時,“金躍”寓意不同:“金”象征高貴與財富,“躍”代表進取精神,整體寄托成功、果斷等積極含義。但需注意,這與原典故的哲學内涵已無直接關聯。


提示:若需了解更詳細的古籍原文或相關哲學讨論,可參考《莊子》原典及權威注釋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躍》的意思

《金躍》是一個詞語,意為金色的躍動。金指的是黃金色,躍動表示活潑、跳躍的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躍》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金部和足部。具體的筆畫數為金部4畫,足部7畫。

來源和繁體

《金躍》的來源為現代漢語。在繁體字中,金部分寫作「釒」,足部分寫作「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金躍」。

例句

1. 太陽落下時,天空中的雲彩變得金躍起來。

2. 長頸鹿優美地金躍着穿過草原。

組詞

金色、金黃、金光、躍動、躍起

近義詞

閃耀、閃爍、閃亮、活潑、靈動

反義詞

沉悶、呆滞、靜止、沉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