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表裡相符的意思、表裡相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表裡相符的解釋

猶表裡如一。 明 方孝孺 《王待制私谥議》:“惟三代之學,本諸身心,著于行事,發于文辭,表裡相符,華質不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表裡相符"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表面現象與内在實質完全一緻,形容事物的外在表現和内在本質相統一,或人的言行與内心思想相一緻。

以下從詞典釋義、來源與應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 基本釋義


二、 來源與權威解釋

  1. 詞源與古義:

    • 該成語的思想根源可追溯至中國古代哲學中對“誠”、“信”、“實”的強調,主張内外一緻、名實相符。
    • 雖非直接出自某部單一經典,但其理念在《論語》(如“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孟子》(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等儒家典籍中均有體現,強調内在修養與外在表現的一緻性。
    • 更接近的表述可見于古籍,如《逸周書·谥法解》有“行見中外曰悫”,注雲“表裡如一”,雖非完全相同的成語,但表達了相同的内涵。後世逐漸凝練為“表裡如一”或“表裡相符”。
  2. 權威詞典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收錄“表裡如一”,釋義為“比喻言行和思想完全一緻”。 “表裡相符”是其同義或近義表達。
    • 《漢語大詞典》: 對“表裡如一”的解釋更為詳盡:“表面和内心一個樣。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緻。” 并引朱熹《朱子語類》作為書證,強調其作為道德修養的要求。
    • 《辭海》(第七版): 在相關詞條或哲學、倫理學概念的解釋中,會強調“名實相符”、“知行合一”等思想,這些都與“表裡相符”的核心精神相通,即反對虛僞,追求真實與一緻。

三、 引申與應用

  1. 形容事物: 指物品的質量、構造等内在屬性與其外觀、宣傳等外在表現完全一緻,無虛假成分。例如:“這塊玉不僅雕工精美,質地也溫潤細膩,真是表裡相符的好玉。”
  2. 形容人品: 這是最常用的語境,指人誠實可靠,心口如一,不弄虛作假。是重要的道德品質。例如:“他為人正直,表裡相符,深受大家信任。” 與之相對的成語是“表裡不一”、“口是心非”。
  3. 哲學與思想層面: 在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儒家心學)中,“表裡相符”或“知行合一”(王陽明提出)是極高的修養境界,強調内在的道德認知必須與外在的道德實踐相統一。

四、 重要性

“表裡相符”不僅是衡量個人品德的重要标準(誠信),也是社會交往和商業活動中的基本原則(信譽)。它倡導的是一種真實、坦誠、不欺瞞的生活态度和處世方式,對于構建和諧、信任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表裡相符”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出處與結構


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延伸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保完本傳邊俗冰解雲散谄谀取容趁熱打鐵池鳳出牒詞技登祚點試調立凍裂督眎二位二至圈發顫綱首高元鈞宮外孕還業紅糁花間四友醬甀簡種薄收精擇衿情孔燕口爽棶木列營鹿辂買椟馬解命俦嘯侶帓首目觀曩蹤披陳強本弱末鉗口吞舌齊東野語傾羲散沒砂岩生識示谕樹空輸轉私酤太陽地兒陶開沺沺跳疆提出通同一氣頑懦微氣象學五楘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