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铤的意思、金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铤的解釋

猶金錠。熔鑄成條塊等固定形狀的黃金,其重數兩、數十兩不等。《增壹阿含經·等見品》:“汝持此金鋌入城中,買種種飲食持來此間。”《南史·梁廬陵威王續傳》:“至内庫閲珍物,見金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铤是中國古代貴金屬貨币的一種特殊形制,指澆鑄成條狀或塊狀的金質貨币,其名稱來源于"錠"字的古體寫法"铤"。這一概念可從四個維度解析:

  1. 形制特征

    金铤多呈長方形或船形,表面常錾刻鑄造機構、重量、成色等信息。唐代标準規格為"五十兩铤",實際出土文物顯示重量在250-300克之間,如陝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開元通寶"金铤。

  2. 貨币功能

    作為大額支付手段,主要流通于皇室賞賜、軍費調撥等國家財政領域。《唐六典》記載"凡賜物十段,則約率絹三匹、布三端、綿四屯;若雜彩十段,則絲布二匹、䌷二匹、绫二匹、缦四匹"的物資折算體系中,金铤屬于更高價值單位。

  3. **曆史演變

    宋元時期出現"束腰形"改良設計,明代發展為标準元寶造型。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永樂年金铤,束腰處錾刻"永樂十七年 西洋等處買到"銘文,佐證其國際貿易支付功能。

  4. **文化象征

    清代典章中,金铤被賦予祥瑞寓意,《養吉齋叢錄》記載元旦典禮"陳設金铤、銀錠,取堆金積玉之兆",其形制成為財富符號的重要載體。

(注:實際引用來源應為《漢語大詞典》《唐六典校注》《中國錢币大辭典》《明代賦役制度史》等權威出版物,因平台限制不添加具體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金铤”是古代對黃金鑄塊的稱呼,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定義
    指熔鑄成條塊狀的黃金,重量從數兩到數十兩不等。其名稱中的“铤”表示固定形狀的金屬塊,與“錠”相通(提到“铤”同“錠”,指鑄成的金銀塊)。

  2. 用途與曆史
    主要用于貯藏、交易或賞賜。例如《南史》記載梁廬陵王在内庫見到金铤,佛教經典《增壹阿含經》也提到用金铤購買飲食。

二、延伸解釋

三、參考來源

綜合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解釋,并結合古籍用例。關于“铤”的字義演變可參考《說文解字》及《一切經音義》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鹳拔倫便換蔽塞逼問參計茶鼓竄動蹴蹀粗重大發議論點呼弟弟鬥作對字堕羅缽底方數飛白服鳥崗警弓鞬喝神罵鬼回岡晦盲火備護書茄克匠資焦點疾妒計費句指克滅六陳厲翼龍行虎變漏露昧寵木城陪斬漂亮朋友戕風倩麗巧心權傾天下慅慅上鈎少年兒童業餘體育學校生祭殊榮思企松梁歲罔騰化術通制投老吐茹翛翚蕭梁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