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燧的意思、金燧的詳細解釋
金燧的解釋
古代向日取火的銅制工具。形狀像鏡。《禮記·内則》:“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 鄭玄 注:“金燧,可取火于日。” 孫希旦 集解:“ 成伯璵 謂‘冬至日子時鑄銅為鑒,謂之陽遂,夏至日午時鑄銅為鑑,謂之陰鑒。’是金遂亦鑒類,其狀相似,欲取火則向日照之,以引取其火也。” 南朝 陳 徐陵 《河東康簡王墓志》:“淑貌與金燧相宜,清顔與玉壺同照。” 宋 洪邁 《夷堅乙志·九華天仙》:“吾歸矣!仙宮久離,洞戶無人管之,專俟吾歸。欲要開金燧,千萬頻修已。”
詞語分解
- 金的解釋 金 ī 一種化學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黃赤色,質軟:黃金。金子。金筆。 金一類的,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傳熱和導電的固體的通稱(汞除外)。:金屬。五金(舊指金銀銅鐵錫)。合金(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
- 燧的解釋 燧 ì 上古取火的器具:燧石。燧人氏(傳說中人工取火的發明者)。 古代告警的烽火:烽燧。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金燧”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取火工具,主要用于通過陽光聚焦原理點燃易燃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金燧是用金屬(如銅)制成的取火器具,形狀類似凹面鏡或尖底杯。其名稱中的“金”指材質,“燧”則源自取火工具的總稱。
2.工作原理
金燧利用凹面鏡的聚光特性,将陽光聚焦到一點(如杯底或鏡面焦點),使放置在該處的艾絨、木屑等易燃物受熱燃燒。這與現代凸透鏡聚焦原理相似,但以金屬反射實現。
3.曆史與用途
- 文獻記載:《周禮》等古籍提到“陽燧”“夫燧”,均指金屬制取火工具,金燧屬此類。
- 使用場景:古代缺乏火柴時,金燧是重要的取火方式,尤其在祭祀、軍事等場合需快速生火時使用。
4.其他說法
少數資料(如)将“金燧”引申為成語,比喻“指引正确方向的寶貴事物”,但這一解釋未被主流詞典廣泛收錄,可能為現代衍生義,需謹慎使用。
5.相關工具
古代取火工具還有“木燧”(通過摩擦木材生火),與金燧形成互補,後者依賴晴天,前者適用于陰雨環境。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金燧的形制或曆史應用,可參考《周禮》《淮南子》等古籍原文,或考古文物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燧(jiǔ suì)一詞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代漢字寫法、例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相關内容如下:
一、金燧(jiǔ suì)一詞的意思:
《金燧》是指古代傳說中的火種,被認為是可以生火或點燃物體的神奇之物。在古代,通過金燧可以點燃柴草或其他材料,方便人們生活和烹饪食物。
二、金燧(jiǔ suì)一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燧一詞中,金的部首為”钅“,燧的部首為”火“,其中金這個字的筆畫數為8,燧這個字的筆畫數為16。
三、金燧(jiǔ suì)一詞的來源:
金燧一詞的來源概述了古代生火方法。據傳說,在古代,人們發現了天上有五行之一的火星,将其命名為熾燧。後來,人們發現熾燧的下落會變化,于是便在地上找到了這種可以幫助生火的燧石,并稱之為金燧。
四、金燧(jiǔ suì)在繁體中的寫法:
在繁體中,金燧可以寫成“金燧”。
五、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金燧的寫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古代寫法為“釒燧”,即“金”字的金部采用了钅的寫法。
六、金燧(jiǔ suì)一詞的例句:
1. 古時候,人們使用金燧點燃柴草來取暖和照明。
2. 她的廚藝好得就像手中握有金燧一樣,烹饪出的菜肴美味可口。
3. 這個傳統節日上,人們點燃金燧來祈求平安和幸福。
七、金燧(jiǔ suì)一詞的組詞、近義詞與反義詞:
組詞:金燧石、金燧火、燧木
近義詞:火種、火石、火把
反義詞:熄滅、火滅、熄火
以上便是關于金燧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相關内容的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