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瓯的意思、金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瓯的解釋

(1).金的盆、盂之屬。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四:“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别,涕泣而分。”《明史·錢龍錫傳》:“帝倣古枚蔔典,貯名金甌,焚香肅拜,以次探之。” 清 黃遵憲 《感事》詩:“金甌親蔔比公卿,領取冰銜十日榮。”

(2).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國土。《南史·朱異傳》:“﹝ 武帝 ﹞嘗夙興至 武德閤 口,獨言:‘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 唐 司空圖 《南北史感遇》詩之五:“兵圍 梁 殿金甌破,火發 陳 宮玉樹摧。” 清 秋瑾 《鹧鸪天》詞:“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毛6*6*《清平樂·蔣桂戰争》詞:“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3).酒杯的美稱。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春花明彩袖,春酒泛金甌。” 明 沉采 《千金記·夜宴》:“碧月照金甌,銀河燦珠鬥。”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金瓯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金瓯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本義與器物屬性 金瓯最初指金屬鑄造的盆盂類器皿,常見于古代器物分類。南朝《南史·朱異傳》記載梁武帝語"我國家猶若金瓯",此處即以實物指代容器。

二、國家領土象征 自南北朝始,金瓯演變為國家版圖的經典隱喻。《漢語大詞典》釋義為"比喻疆土之完固",典型用例為成語"金瓯無缺",強調領土主權的完整性。該象征義沿用至今,常見于政治文獻與曆史研究領域。

三、文學意象系統 在詩詞創作中,金瓯構成獨特的審美意象群。李白《留别賈舍人》"雷霆走精銳,斧钺下青冥"後接"羽翼三元聖,金瓯再開辟",通過金瓯意象構建王朝複興的宏偉圖景,此類文學化運用見于《全唐詩》等典籍。

四、民俗文化載體 閩粵地區婚俗保留"金瓯杯"儀軌,新娘跨金瓯象征生活穩固,此民俗事象在中國民俗學會的田野調查報告中多有記載,體現器物在民間文化中的符號轉化。

該詞義項演變軌迹完整呈現了漢語詞彙從具體到抽象、由實用器轉為文化符號的語言發展規律,相關釋義均可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675頁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金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n ōu,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

  1. 金屬器皿
    指用黃金或金屬制成的盆、盂類容器。例如《搜神記》中記載“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别”,這裡的“金瓯”即指金屬器皿。

二、比喻意義

  1. 象征國家疆土完整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常以“金瓯無缺”形容國土完整、政權穩固。例如:

    • 《南史·朱異傳》提到“我國家猶若金瓯,無一傷缺”。
    • 毛澤東在《采桑子·重陽》中寫道:“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此用法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強調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
  2. 酒杯的美稱
    在詩詞中,“金瓯”也代指酒杯,如清代黃遵憲的詩句“金甌親蔔比公卿”。


三、其他相關


“金瓯”一詞以比喻疆土完整為核心含義,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指代對象。

别人正在浏覽...

愛流編輯部鬓飾嘈喝螭頭柱叢物達巷逗晩匪嗣封財門管押和尚在缽盂在河役鬨然黃弟見少教道金貂換酒軍要客容可傷爛不收磊佹麗美琳瓊六大鸾封露立淪退馬竿曼殊室利馬裙煤火沒了頭偭背呐鈍能員匿控懦恧袍澤之誼棚屋平方寝陋七五三少一時攝召石南十直收軍霜糖帑銀談心洮颒讨絕單望懸文筆匠緼麗無幹浄五雀下三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