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的盆、盂之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甌、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明史·钱龙锡传》:“帝倣古枚卜典,贮名金甌,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清 黄遵宪 《感事》诗:“金甌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2).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南史·朱异传》:“﹝ 武帝 ﹞尝夙兴至 武德閤 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甌,无一伤缺。’” 唐 司空图 《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 梁 殿金甌破,火发 陈 宫玉树摧。” 清 秋瑾 《鹧鸪天》词:“金甌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毛6*泽6*东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3).酒杯的美称。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春花明彩袖,春酒泛金甌。” 明 沉采 《千金记·夜宴》:“碧月照金甌,银河灿珠斗。”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瓯汉语 快速查询。
“金瓯”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n ōu,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象征国家疆土完整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常以“金瓯无缺”形容国土完整、政权稳固。例如:
酒杯的美称
在诗词中,“金瓯”也代指酒杯,如清代黄遵宪的诗句“金甌亲卜比公卿”。
“金瓯”一词以比喻疆土完整为核心含义,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其指代对象。
《金瓯》是指金制的容器或器皿。它是古代贵族们用来盛放珍贵物品的一种饰品或奢侈品。金瓯往往被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代表着富有和高贵。
《金瓯》的拆分部首为“钅”和“瓦”,其中“钅”代表着金属元素,而“瓦”则代表着器皿。《金瓯》总共有10个笔画。
《金瓯》一词始见于东汉张衡的《铸金炉颂》,成为对贵重物品的一种称呼。在繁体中,金蓉的写法中还包含了花瓣的部分,使得繁体写法更加华丽。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古时候的《金瓯》的写法为“金甌”,甌是一种古代的容器形状,类似于壶。
1. 他以一只金瓯作为礼物,表示他对你的尊重和赞赏。
2.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一些古代传世的金瓯。
金盆、金盏、金壶、金碗、金镜、金饰
金如意、*********、金杯、金爵、金壶樽
陶瓷、瓷器、陶壶、陶碗、陶杯、陶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