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神仙之術。 唐 李白 《登峨眉山》詩:“冷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王琦 注引《漢武帝内傳》:“帝以 王母 所授《五真圖》《靈光經》及 上元夫人 所授《六申靈飛十二事》自撰集為一卷,及諸經、圖,皆奉以黃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為軸,紫錦為囊,安著 柏梁臺 上。”
“錦囊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文學、道教文化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指神仙之術,即傳說中仙人或修道者掌握的超自然能力,帶有神秘色彩。其字面可拆解為“錦囊”(華美絲織袋,象征珍貴)與“術”(法術),合指藏于錦囊中的玄妙法術。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李白的《登峨眉山》:“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此句通過“紫霞”“錦囊”等意象,表達對仙道境界的向往。清代學者王琦在注解中進一步引用《漢武帝内傳》,提到道教經典被封存于“紫錦為囊”的典故,強化了其與道教修煉的關聯。
文化背景
在道教文化中,“錦囊”常被用作保存秘笈、符咒的容器,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亦受此影響。因此“錦囊術”不僅指法術本身,也隱含傳承隱秘性與儀式莊嚴性的特點。
用法與延伸
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形容高深莫測的技藝或策略,例如:“他這一手絕活,堪稱現代商戰中的錦囊術。”需注意其古典色彩較濃,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錦囊術”融合了物質載體(錦囊)與精神内涵(仙術),是漢語中體現道教文化、文學意象的典型詞彙。
《錦囊術》是一個成語,意為運用智謀解決問題或處理複雜情況的技巧和方法。
《錦囊術》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囗,共有13個筆畫。
《錦囊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戰争時期。當時,将軍們經常會給士兵們準備錦囊,内含戰局的情報,以便在戰鬥過程中隨時解決問題。後來,錦囊就成為了一種比喻,用來形容處理問題時聰明和靈活的方法。
《錦囊術》在繁體字中寫作「錦囊術」。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所以《錦囊術》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錦囊術」。
他運用自己的錦囊術成功解決了這個複雜的問題。
錦囊、術法、智謀、解決、技巧
妙計、策略、智慧、機智、聰明才智
愚蠢、無謀、笨拙、無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