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強的意思、矜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強的解釋

恃強,逞強。《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矜彊少成,坐談奚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強”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含義需結合“矜”與“強”的本義及引申義綜合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詞彙構成與核心釋義

  1. “矜”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矛或戟的柄(《說文解字》),後引申為“自誇”“自負”(如《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争”)。
    • 情感色彩:多含“驕傲”“刻意表現”之意,如“矜功自伐”(誇耀功勞)。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強”的語義

    • 此處取“倔強”“固執”義(《廣韻》:“強,剛強也”),強調态度強硬、不易妥協。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3. “矜強”的合成義

    • 定義:因自負或驕傲而表現出強硬、固執的态度,含“恃才傲物”“刻意逞強”的貶義色彩。
    • 例句:

      《後漢書·袁紹傳》:“紹外寬雅有局度,憂喜不形于色,而性矜強自用。”

      (袁紹表面寬和,實則性格驕傲固執,獨斷專行。)

      來源:《後漢書》卷七十四,中華書局點校本


二、文獻用例與語境分析

  1. 古典文獻中的“矜強”

    • 北宋·王安石《答陳柅書》:“竊恐足下聰明矜強,過聽某言……”

      (批評對方因自負而輕信言論。)

      來源:《臨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七

    •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學者忌矜強,矜強則氣浮。”

      (強調治學忌驕傲逞強,否則心氣浮躁。)

      來源:《明儒學案·浙中王門學案》

  2. 現代語境的使用

    • 多用于批判性描述,如:“他為人矜強,從不聽取他人意見。”(《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來源:語文出版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三、權威工具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矜強:驕傲而固執己見。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8卷第19頁

  2. 《辭源》(修訂本)

    以自負之心表現強硬态度。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2436頁


四、語義辨析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4.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年。
  5. 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
  6. 黃宗羲,《明儒學案》,中華書局,2008年。
  7.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語文出版社,2014年。
  8.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9.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

網絡擴展解釋

“矜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n qiáng,其核心含義為恃強、逞強,指依仗自身強大而表現出傲慢或強勢的态度。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矜彊少成,坐談奚望”,批評袁紹等人因自恃強大而難成大事,僅空談無實際作為。


用法與語境


注意事項

“矜”字在古漢語中另有guān(同“鳏”)和qín(矛柄)的讀音,但“矜強”中僅讀jīn。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勞分配包産标新畢達哥拉斯才哲超世絕倫鸱夷子皮沖斥摐摐帶肚子刀耕火種喋盟肚束三條篾髶髮高概隔絕诟駡搆築貴種滾熱古驲河女之章喝神斷鬼诃咥黃垆之痛蝗雨忽爾灰冷回陽混天星禍亂撿局僭王郊幹稽覈競湊鏡華幾所舊班九部灸頞康廬考案蠟燭花冷食龍藻木牒俳語滂濞平陂請召确證呿吸取効懹懹盛高省見通宿縣城相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