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仙杯。語本《南史·徐文伯傳》:“ 熙 ( 徐熙 )好 黃 老 ,隱於 秦望山 ,有道士過求飲,留一葫蘆與之,曰:‘君子孫宜以道術救世,當得二千石。’ 熙 開之,乃《扁鵲鏡經》一卷,因精心學之,遂名震海内。生子 秋夫 ,彌工其術,仕至 射陽 令。” 清 周亮工 《神光寺看绛桃》詩:“金蠡杯深啼鳥亂,木魚聲靜落花柔。”
“金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來源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該詞多見于古籍,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其典故強調“以道術救世”的寓意,可能與道教文化中法器、仙器的象征性有關。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南史》相關記載或道教文化典籍。
金蠡(jīn lì)是一個複合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金字的部首是金,共有8畫;蠡字的部首是虍,共有6畫。
金蠡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文學作品《史記》中的一個故事。據史書記載,在古代中國,有一種神秘的祭器叫做金蠡,它是一種形狀像蟠龍的金銅器,被視為權力、富貴和祥瑞的象征。
金蠡的繁體字為「金蠡」,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金字的古代寫法為「釒」,蠡字的古代寫法為「觛」。
1. 他得到了一個金蠡,成為了部落的首領。
2. 這件金蠡是傳統文化中的珍貴遺産。
金盞花、蠡縣、金杯、蠡湖、金牌等等。
黃金、財富、寶藏、玉石等。
貧窮、貧困、貧乏、物質匮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