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緝甯的意思、緝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緝甯的解釋

安和。《三國志·吳志·陸抗傳》“故得将士歡心”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曰:“思所以鎮定民心,緝寧外内。”《晉書·文帝紀》:“暨 儉 欽 之亂,公綏援有衆,分命興師,統紀有方,用緝寧 淮 浦。”《宋書·武帝紀中》:“ 桓玄 欲且緝寧東土,以 循 為 永嘉 太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緝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緝甯”意為安和、安定,指通過治理或行動使社會内外恢複平靜與秩序。該詞由“緝”(本義為整理、治理)和“甯”(安甯)組合而成,強調通過努力實現整體和諧。

二、文獻用例

  1. 《三國志》注引習鑿齒
    提到“鎮定民心,緝甯外内”,指通過穩定民心實現内外安定。
  2. 《晉書·文帝紀》
    記載“綏援有衆,分命興師,統紀有方,用緝甯淮浦”,描述通過軍事與治理手段恢複地區安甯。

三、注意差異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誤讀為“追捕逃犯”,可能與“緝拿”混淆。但根據權威古籍注解,“緝甯”的核心含義更偏向治理安定,而非具體追捕行為。

建議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或古籍原文以獲取準确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緝甯的意思

緝甯(jī níng)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偵查、追捕,也可以表示抓捕逃犯或者搜索嫌疑人。它常常用于描述警察或其他執法部門追捕犯罪分子或者尋找逃犯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緝甯的拆分部首是缶(fǒu)和甯(níng),分别位于上下兩個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和繁體

緝甯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演變過程。繁體字「緝寧」是緝甯的替代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緝甯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的寫法為「撃招」,表示用武力抓捕和追擊。

例句

1. 警察正在緝甯逃犯,希望能早日将其抓捕歸案。

2. 犯罪嫌疑人已經逃跑,警方正在全力緝甯。

3. 緝甯逃犯需要科學的偵查手段和果斷的行動。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緝拿、緝獲、緝查、抓緝。

近義詞:捕捉、拘捕、追捕。

反義詞:釋放、放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