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糾收缭的意思、矜糾收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糾收缭的解釋

暴躁乖戾。《荀子·議兵》:“矜糾收繚之屬為之化而調。” 楊倞 注:“矜,謂誇汰;糾,謂好發摘人過者也;收,謂掠美者也;繚,謂繚繞,言委曲也。四者皆鄙陋之人,今被化則調和也。”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五》:“矜、糾、收、繚,皆急戾之意,故與調和相反。 楊 説皆失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矜糾收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n jiū shōu liáo,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征,表示驕傲、急躁、暴戾,帶有貶義色彩。

詳細解析:

  1. 釋義與出處
    該成語出自《荀子·議兵》,原文為:“旁辟曲私之屬為化而公,矜糾收缭之屬皆為之化而凋。”。王念孫在《讀書雜志·荀子》中進一步解釋:“矜糾收缭,皆急戾之意,故與調和相反。”。

  2. 結構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矜糾”和“收缭”兩部分組成,分别表示驕躁和兇暴。
    • 用法:多作謂語、定語,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缺陷,如“此人矜糾收缭,難以相處”。
  3. 近義與反義

    • 近義:暴戾恣睢、驕橫跋扈(需結合語境使用)。
    • 反義:溫文爾雅、謙和恭順。
  4. 注意點

    •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有“過分計較瑣事”的含義,但這一解釋未被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收錄,建議以《荀子》及王念孫的注解為準。
    • 由于是生僻成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語境應用,可參考《荀子》原文或王念孫的注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矜糾收缭》的意思

《矜糾收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謙虛地批評自己,接納他人的指責并從中改正自己的過錯。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矜糾收缭》由石字旁、纟字旁和缶字旁組成。它的部首是石字旁。根據筆畫順序,它的拆分為13畫。

來源

《矜糾收缭》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中,被用來描述一個謙虛的人。從那時起,這個成語逐漸流行開來。

繁體

《矜糾收缭》的繁體字為「矜糾收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不同。《矜糾收缭》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例句

1. 他以謙虛的态度矜糾收缭,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2. 領導者應該勇于接受矜糾收缭,以改進領導方式。

組詞

矜勉、糾正、收獲、缭亂

近義詞

自我批評、自謙、自省

反義詞

自滿、固執、不聽勸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