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憐憫救援。《後漢書·蔡邕傳》:“ 邕 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 漢 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矜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一定差異,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自負拯救(現代引申義):
由“矜”(自大、自負)和“救”(拯救)組合而成,指自以為有能力解救他人,帶有貶義色彩,形容對自身能力過度高估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憐憫救援(古籍原意):
根據《後漢書·蔡邕傳》記載,士大夫曾試圖憐憫并援救蔡邕(但未成功)。此處的“矜”取“憐憫”之意,“救”為援助,合指因同情而施救的行為。
若需精準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直接查閱《後漢書》原文,以區分古籍原意與現代引申用法。
矜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矜”和“救”兩個字組成。
矜字的部首是矛,矢旁,矢是石頭,表示矛石射敵的樣子,矜字的字義是用矛保護,積硆落楣。矜字的筆畫數為9畫。
救字的部首是攵,本字從“人”字,上面加一撇,撇起來像一隻手,表示救護的動作。救字的字義是解救,援助,幫助。救字的筆畫數為9畫。
矜救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并沒有找到明确的篆字形,而是一直沿用繁體字的字形。在繁體字中,矜救的寫法是「矜救」。
矜救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表達救助和援助他人的意思。現代漢語當中,矜救的含義是指以同情心和憐憫心去解救和幫助他人,尤其是弱勢群體。
例句:
1. 在地震後,衆多志願者紛紛矜救災民,給予他們援助和幫助。
2. 他矜救了一隻受傷的小鳥,溫柔地照料它直到康複。
組詞:
救濟、救援、救贖、救世、悲矜、矜持、矜貴、矜誇
近義詞:
援助、救助、拯救、解困
反義詞:
無情、無助、無視、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