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标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李元禮 風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
(2).高尚的節操。 清 方文 《雲間五子詩·徐闇公孚遠》:“ 闇公 青雲器,蟄伏 東海 濱,神理何淵浩,标持亦嶙峋。”
“标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如下:
标置或自我要求
指對自身或他人的高标準定位,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世說新語·德行》中描述李元禮“高自标持”,意為他自視甚高,以匡正天下名教為己任。
高尚的節操
強調道德層面的堅守,如清代方文在詩中用“标持亦嶙峋”形容徐闇公的品格剛正不阿。
現代語境中,“标持”更傾向于堅持正義與道德準則,要求言行端正、不偏離正道,常用于強調個人修養或社會規範。
“标持”既可指對自身的高标準定位,也可形容高尚品德,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标持(bì zhì)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打招呼或問候的動作。
标持的部首是立(lì),由17劃組成。
标持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服》中,意為撫摸或拉住。後來逐漸演變為問候或打招呼的意思。
在繁體中文中,标持的字形為「標持」。
在古代,标持的寫法并不是規範的,有時會出現「標取」、「藨取」等不同的字形。
他們友好地标持着手,互相緻意。
标持者、标持禮、标持問候。
問候、招呼、打招呼。
冷漠、無視、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