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荊玉的意思、荊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荊玉的解釋

(1). 荊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晉 盧谌 《覽古》詩:“連城既僞往, 荊 玉亦真還。”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群當一空。”

(2).喻美質賢才。《藝文類聚》卷四七引 晉 孫綽 《賀司空修(循)像贊》:“質與 荊 玉參貞,鑒與南金等照。” 唐 權德輿 《過張監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其年停貢舉》詩:“ 荊 玉收難盡, 齊 竽喜暫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荊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本義:荊山之玉(即和氏璧)

  1. 曆史典故
    源于《韓非子·和氏》記載的“和氏璧”故事。楚國卞和于荊山發現璞玉,曆經波折後被雕琢成傳世珍寶“和氏璧”,象征無價之寶。
    例如晉代盧谌詩句:“連城既僞往,荊玉亦真還”。

  2. 文學意象
    常被用于詩詞中比喻珍貴之物或高潔品質,如明代何景明《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中“荊玉已三獻,冀群當一空”。


二、引申義:喻美質賢才

  1. 象征意義
    以玉的溫潤、堅韌比喻人的品德與才能,如唐代權德輿詩句“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閒”,暗指賢才難得。
    晉代孫綽贊文“質與荊玉參貞”也借此贊美人物品質。

  2. 文化内涵
    結合“荊”字本義(荊棘叢生,象征艱難)與“玉”的珍貴,暗含“曆經磨砺終成美質”的深層寓意。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典故細節,可參考《韓非子》或曆代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荊玉》的意思

《荊玉》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在相同環境下,有人變得聰明而傑出,有人則變得魯鈍愚笨。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荊玉》由兩個部首組成:

荊的筆畫數為9,玉的筆畫數為5。

來源

這個成語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篡亂之中,聖人讓智者於外,自圖於内。若夫荊玉之郊,非素不墀也。”意即在亂世之中,聖賢智者被貶谪到荊州之外,而智慧之玉則留在國内。從此開始,這個成語代表了相似環境下人才的不同命運。

繁體

《荊玉》的繁體寫法為「荊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荊玉」的寫法并沒有太大區别。

例句

他們兩個從小一起長大,卻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真是荊玉之别。

組詞

1. 荊棘:指溪澗或山林中所生的帶刺的灌木植物。 2. 玉石:指玉質優美的石頭,象征高貴和珍貴。

近義詞

1. 荊棘與玉:指在相同環境下,有人變得聰明而傑出,有人則變得魯鈍愚笨。 2. 黔驢技窮:指某人的能力或智慧耗盡,無法再繼續前進。

反義詞

1. 草木皆兵:指在險惡的環境中,人們容易産生雜亂無章的想法和行動,缺乏清晰的判斷力。 2. 春風得意:形容一個人在順境中表現出的自豪和得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