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rprise] 驚異;驚奇
她已司空見慣,從不顯得驚訝
驚異;驚奇。《敦煌變文集·丑女緣起》:“纔生三日,進與大王;纔見之,非常驚訝。世間丑陋,生於貧下。”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石中獲小龜》:“其截處,中心空虛,有物在其内,微動。 崔 與 李 驚訝之。”《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那親眷們看見,無不驚訝,嘆道:‘怎麼就出得這許多金子?’” 楊朔 《潼關之夜》:“‘怎麼,你是位女同志?’意外的驚訝使我不自覺地把語音特别提高。”
“驚訝”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因意外、突然或超出預期的事物而感到吃驚、詫異的情感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核心
程度分層
近義辨析
反義對照
語境應用
該詞源于古漢語“驚”“訝”的合成,現代漢語中既可獨立使用(“真令人驚訝”),也可構成成語如“驚世駭俗”,或作動詞短語(“驚訝于他的勇氣”)。
驚訝,是指對突然出現的事物或情況感到非常意外和震驚的心理狀态。它是一種表達對于意外事件或發生的現象的感歎和震驚之情的詞語。
《康熙字典》中将“驚”字的部首歸為心,全字共有11畫。
“驚”字起源于古代漢語,它由“心”和“京”兩個字組成。其中,“心”表示人的内心,而“京”則表示景物突然出現的意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驚”字。
繁體字“驚”與簡體字“驚”拼音相同,意義相同。
在古代,驚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的“驚”字是由“敬”和“忄”兩個部分組合而成。其中,“敬”表示對事物的敬畏和敬重,而“忄”表示感情。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非常驚訝。
2. 突然間,房間裡出現了一個陌生人,大家都驚訝得目瞪口呆。
震驚、驚訝萬分、驚喜、驚奇、驚呆、大吃一驚、驚恐等。
震驚、吃驚、詫異、驚詫、意外等。
淡定、鎮定、平靜、從容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