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錦官城的意思、錦官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錦官城的解釋

城名。故址在今 四川 成都 南。 成都 舊有大城、少城。少城古為掌織錦官員之官署,因稱“錦官城”。後用作 成都 的别稱。 唐 杜甫 《春夜喜雨》詩:“曉看紅濕處,花重 錦官城 。” 明 陸采 《明珠記·會内》:“但願平安下三 蜀 ,春風依舊 錦官城 。” 張素 《拟李義山<井絡>》詩:“ 玉壘山 前花黯黯, 錦官城 外鼓逢逢。”亦省稱“ 錦官 ”、“ 錦城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其道西城,故 錦官 也。”《初學記》卷二七引 晉 任豫 《益州記》:“ 錦城 在 益州 南 笮橋 東 流江 南岸, 蜀 時故 錦官 也。” 北周 庾信 《奉和趙五途中五韻》:“ 錦城 遙可望,廻鞍念此時。”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錦城 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清 查昇 《陳丈樸庵招賞牡丹同人即席分賦得明字》:“ 金谷 何如 蜀 錦城 , 放翁 舊譜閲《天彭》。”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 錦城 榮樂,且住為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錦官城”是中國古代對成都的别稱,其内涵與曆史背景緊密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來源與曆史背景

  1. 名稱起源
    該稱謂源于三國蜀漢時期。當時成都因盛産蜀錦,成為國家經濟支柱。蜀漢政權專設“錦官”管理織錦業,并修築城池保護生産,故稱“錦官城”。

  2. 地理沿革
    成都舊有大城、少城,其中少城為織錦官署所在地(今成都南部),逐漸成為代稱。西漢時期已出現專設錦官的記載,說明其織錦業曆史可追溯至秦漢。

二、文化意義與延伸

  1. 文學象征
    唐代詩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寫下“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使這一别稱廣為人知。後世詩詞常以“錦城”“錦裡”指代成都,如陸采《明珠記》等作品。

  2. 經濟地位
    蜀錦曾是蜀漢對外貿易的核心商品,甚至成為政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種産業地位使“錦官城”不僅代表城市,更象征古代手工業與城市經濟的繁榮。

三、現代認知

如今“錦官城”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作為成都的雅稱。其相關遺址如“錦裡”已成為文化旅遊地标,延續着織錦文化的記憶。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1.《錦官城》的意思

《錦官城》是指一個曆史故事中的地名,也是《紅樓夢》中的一個章回标題。它主要指的是建于古代的官府或官邸。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錦官城》由兩個漢字組成:

3. 來源和繁體字

《錦官城》最早來源于中國文學作品,如西漢時期李陵所著的《錦官城辭》。它的繁體字為「錦官城」。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錦官城的「錦」字可能以「鎴」或「釿」來表示,「官」字可能以「睢」或「窤」來表示,「城」字在古代寫法中相對穩定。

5. 例句

《錦官城》這個詞在《紅樓夢》中經常出現,例如:

"秦鐘又因《錦官城詞》一副,甚似橫眉冷對千夫指。"(第二十八回)

6. 組詞

與《錦官城》相關的詞語有:

7. 近義詞

與《錦官城》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8. 反義詞

與《錦官城》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