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荊棘和枸杞,皆野生灌木,帶鈎刺,每視為惡木。因亦用以形容蓁莽荒穢、殘破蕭條的景象。《山海經·西山經》:“ 小華之山 ,其木多荊杞。” 唐 杜甫 《塞蘆子》詩:“邊兵盡東征,城内空荊杞。” 明 王世貞 《将軍行》:“嚴霜一夜零,華堂遍荊杞。” 清 朱琦 《感事》詩:“樓堞幸少完,室廬剩荊杞。”
(2).喻奸臣。《文選·阮籍<詠懷詩>》:“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張銑 注:“荊杞喻奸臣。言因 魏室 陵遲,奸臣是生。奸臣則 晉文王 也。”
“荊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植物本義
指兩種帶刺的野生灌木:
引申義(環境描寫)
常用于形容殘破、荒涼的景象,如杜甫詩句“邊兵盡東征,城内空荊杞”(《塞蘆子》),描繪戰亂後城池的破敗。
“荊杞”既是具體植物組合,也是文學中承載荒蕪、亂政等抽象意義的意象。
《荊杞》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一種植物。荊杞植物是中醫常用的藥材之一,也被稱為枸杞、地薊、聚焦子等。它屬于茄科植物,常見于中國的北方地區。
荊字的部首是艸字旁,總筆畫數為9畫;杞字的部首是木字旁,總筆畫數為7畫。
荊字表示的是一種類似棗樹的植物,杞字表示的是一種類似稻草的植物。在《說文解字》中,荊杞被解釋為類似于棗樹和稻草的植物,後來專指一種草本植物,即荊杞植物。
荊杞的繁體字為荊杞。
古時候,荊杞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字形相似,整體結構沒有太多變化。
1. 我們家種了一些荊杞,可以用來泡茶。
2. 這個中藥方裡有荊杞的成分,對眼睛很有好處。
1. 荊杞湯:一種中藥湯劑,常用于滋補身體。
2. 荊杞茶:用荊杞泡制的茶飲,具有滋補養性*********。
1. 枸杞:即荊杞,是荊杞植物的另一種常用名稱。
2. 地薊:指的是荊杞的别名,也用來表示相同植物。
荊杞植物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根據上下文的需要,與其他植物進行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