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荊州 一帶。亦泛指南方。《文選·陸機<辯亡論上>》:“ 吳 武烈皇帝 慷慨下國,電發 荊南 。” 張銑 注:“ 堅 起兵於 荊州 ,故雲 荊南 也。”《宋書·王弘傳》:“敷政 江 漢 ,化被 荊南 。” 唐 為方鎮名,轄今 湖北 、 湖南 、 四川 間部分地區。
(2). 五代 時十國之一。公元907年 高季興 任 後梁荊南 節度使,924年受 後唐 封為 南平王 ,世稱 荊南 或 南平 。963年為 北宋 所滅。
“荊南”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與地理背景綜合理解:
指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平國(公元907-963年):
該詞在古籍中常通過借代手法表達地域或文化概念,如王維詩句“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中的“荊門”即與荊南相關。現代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荊南,是一個地名詞彙,指的是位于中國南部的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一帶地區。這個詞有着悠久的曆史,并且在文學作品中經常被提及。
荊南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例如:“艹”和“又”。其中,“艹”是草字頭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而“又”是手部的意思。荊南一共有8畫。
荊南的名字來源于地理位置。在古代,此地區以長江為界,北部以荊山為名,南部以南國為名,深受曆史文化的熏陶。
在繁體字中,“荊南”這個詞的書寫形式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代漢字中,“荊南”的寫法與現在相似。例如,在《史記》中,“荊南”這個詞以正楷字體書寫。
1. 荊南風景秀麗,吸引了大量遊客的湧入。
2. 我計劃明年去荊南旅行,探索那裡的曆史文化。
荊南可以組成其他詞彙,例如:
1. 荊南大學
2. 荊南人民
3. 荊南地區
荊南的近義詞包括:
1. 南國
2. 荊蠻
荊南的反義詞是北國,因為荊南地處南方,與北方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