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記的意思、案記的詳細解釋
案記的解釋
(1).卷宗文錄。《新唐書·百官志二》:“掌言二人,掌宣傳,外司附奏受事者,奏聞;承勅處分,則録所奏為案記。”
(2).登記。《新唐書·百官志二》:“司綵、典綵、掌綵,各二人,掌錦綵、縑帛、絲枲。有賜用,則旬别案記。”
詞語分解
- 案的解釋 案 à 長形的桌子或架起來代替桌子用的長木闆:案子。案闆。書案。條案。拍案而起。 提出計劃、方法和建議的文件或記錄:檔案。備案。議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問題的事件:
- 記的解釋 記 (記) ì 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裡:記憶。記取。記性。博聞強記。 把事物寫下來:記錄。記功。記者。 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遊記。日記。大事記。 符號,标識(?):印記。标記。記號。 古時的一種公文:奏
網絡擴展解釋
“案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指記錄案情的文字材料,通常由法院、警察等執法機構編寫,包含案件基本信息、證據、審判過程等内容,用于後續調查和審判參考。現代語境中,它強調記錄的準确性和詳實性。
二、古代用法解析
-
卷宗文錄
指官方文件或文書檔案。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掌言”官員需将奏事内容整理為案記,作為官方存檔。
-
登記
用于記錄物品或事務。如唐代“司綵”部門對賞賜的錦帛等物資進行定期登記,稱為“旬别案記”。
使用場景
- 現代:司法領域用于案件記錄。
- 古代:官方文書存檔或物資管理登記。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新唐書·百官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案記》是一個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的詞。其中,“案”是一個由木字旁組成的漢字,意為“木闆,案闆”,它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8。而“記”是一個由言字旁組成的漢字,意為“記錄,記載”,它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10。這兩個部分合在一起構成了“案記”。
關于《案記》一詞的來源,據說最早是出現在古代的文獻中,專指用來記錄案件或事物的詳細情況的文字材料。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些不同于現在的簡體字。例如,在繁體字中,“案”字的形狀可能與現代簡體字中稍有不同,但它的意思和讀音都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案記》的例句:
1. 通過閱讀《案記》,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的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式。
2. 這本《案記》中記載了許多重要的刑事案件。
在組詞方面,我們可以構詞出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案件”(指法律和司法機關處理的事務)、“記載”(指記錄或記述某一事實或事物的行為)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類似的詞語來代替《案記》,例如:“案卷”(指記錄案件的文件)、“案表”(指記錄案件的清單)等。
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與《案記》相反的概念來代替,例如:“遺忘”(指忘記或丢失關于某一事物的信息)、“取消”(指廢除或撤銷已經記錄的事項)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