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門的意思、旌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門的解釋

(1).古代帝王出行,張帷幕為行宮,宮前樹旌旗為門,稱旌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旌門。” 賈公彥 疏:“食息之時,則張帷為宮,樹立旌旗以表門。” 南朝 宋 顔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旌門洞立,延帷接枑。”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禦營制度》:“行營,中建帳殿禦幄,繚以黃漆木城,建旌門,覆以黃幕。”

(2).猶旌闾。 唐 韓愈 《鄠人對》:“苟有合孝之道,又不當旌門,蓋生人之所宜為,曷足為異乎。”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銘》:“本朝之制,命婦不得以節旌門,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禮明讓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旌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帝王行宮之門
    指古代帝王出行時,用帷幕搭建臨時行宮,并在宮前樹立旌旗作為門,稱為“旌門”。這一用法源于《周禮·天官·掌舍》記載:“為帷宮,設旌門。” 唐代昭槤在《嘯亭續錄》中也提到,禦營制度中“建旌門,覆以黃幕”,體現了皇家儀仗的莊重。

  2. 表彰門闾
    引申為朝廷對忠孝節義之人的表彰方式,通過樹立牌坊或賜匾懸挂于門庭,即“旌闾”。如韓愈在《鄠人對》中質疑:“苟有合孝之道,又不當旌門”,說明旌門在當時社會倫理中的象征意義。


二、延伸解析


三、參考資料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可查閱《周禮注疏》或唐代文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旌門》的意思

《旌門》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帝王行宮中的門牌。在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被稱為宮殿,而宮殿的門牌就稱為旌門。

《旌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分類,可以得知《旌門》的部首是“門”,總共由8個筆畫組成。

《旌門》的來源

《旌門》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帝王文化。在中國古代,帝王的住所是宮殿,而宮殿的大門上方都有門牌,用以标示該宮殿的名稱。

《旌門》的繁體

《旌門》的繁體字為「旌門」。

《旌門》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相比現代的寫法,古代的《旌門》字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旌門》的例句

1. 皇宮的大門上方高懸着一塊金字的《旌門》。

2. 崇甯宮的《旌門》上題着"崇甯宮"三個大字。

《旌門》的組詞

1. 旌旗:指用來标示軍隊身份或國家代表性的旗幟。

2. 門牌:指用于表示住戶地址的門上的标示牌。

3. 宮殿:指帝王或高官居住的富麗堂皇的建築物。

《旌門》的近義詞

1. 宮門

2. 大門

3. 門樓

《旌門》的反義詞

1. 院門

2. 側門

3. 屋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