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小雅》中《菁菁者莪》篇名的簡稱。 晉 孫楚 《故太傅羊祜碑》:“雖《泮宮》之詠 魯侯 ,《菁莪》之美育才,無以過也。” 宋 朱熹 《白鹿洞賦》:“樂《菁莪》之長育,拔隽髦而登進。”
(2).《詩·小雅·菁菁者莪序》:“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後因以“菁莪”指育材。 明 劉基 《送趙元舉之奉化州學正》詩:“泮水紫芹香可攬,倚看待佩樂菁莪。”
“菁莪”是一個源自《詩經》的古典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詩經》篇名簡稱
“菁莪”是《詩經·小雅》中《菁菁者莪》一詩的簡稱。原詩以茂盛的莪蒿(一種香草)起興,表達對人才的贊美。
原文節選: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引申為“培育人才”
因《詩序》提到“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後世将“菁莪”引申為培養英才的象征,常用于贊頌教育或人才選拔。
二、曆史用例與文學引用
三、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教育領域,如學校名稱、獎項命名等,體現對教育使命的重視。例如,台灣有“菁莪獎”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
注音與寫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菁菁者莪》全詩内容或相關典故,可查閱《詩經》原文或權威注釋版本。
《菁莪》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青草和青草叢生的地方。
《菁莪》這個詞的兩個字都拆分得比較簡單。其中,「菁」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11個筆畫;「莪」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12個筆畫。
《菁莪》這個詞的來源與植物有關。在古代,人們常用「菁莪」來形容茂盛的青草。這個詞在文學作品中也常被使用,用來描繪郁郁蔥蔥的花草環境。
《菁莪》的繁體字是「菁萵」。
在古時候,「菁莪」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在《康熙字典》中,「菁」字的古時候寫法為「青」,而「莪」字的古時候寫法為「萵」。
1. 這片草地上長滿了菁莪,春天來了真美麗。
2. 清晨的山野裡,菁莪隨風搖曳,仿佛進入了仙境。
與「菁莪」相關的組詞有:菁芳、莪草、菁華等。
與「菁莪」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青草、青蔥。
與「菁莪」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荒蕪、凋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