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報的意思、京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報的解釋

[official newspaper] 清代北京由報房商人發行出售的類似報紙的出版物,用活6*體木字排印

詳細解釋

清 代 北京 由報房商人發行出售的類似報紙的出版物,用活6*體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閣發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議等官方文書和有關政治情報。多者十馀頁,少者五、六頁,一月一期。至 清 末為近代報紙所代替。《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個旨意,從内閣抄了出來,幾天兒工夫,就上了京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頭回看見京報有他的奏章,説是已經降了多少,每人給與剃刀一把,大約總有些降服的。”參閱《六部成語注解·京報起源》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京報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京報是中國古代對官方邸報的特定稱謂,特指由京城(北京)發布、抄錄或刊印的政府公報類文書。其核心含義與曆史演變如下:

一、漢語詞典釋義

  1. 本義

    指古代朝廷在京師刊發的官方文書,内容主要為皇帝谕旨、臣僚奏章、宮廷動态及重要政令。其性質類似于現代政府公報,是中央政權向地方傳遞信息的正式渠道。

  2. 詞源與結構

    “京”指都城(明清時期專指北京),“報”意為通報、文書。二字組合凸顯其“由京城發出的權威通報”屬性。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


三、文化意義與文獻佐證


參考文獻(權威辭書與史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1年:“京報”詞條釋義。
  2. 方漢奇《中國新聞傳播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明清官方信息傳播制度。
  3.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重印版:京報的印刷與發行考據。
  4.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邸報”“京報”曆史沿革。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引用依據權威出版物紙質版頁碼,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京報”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有不同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明清時期的官方/半官方報紙

  1. 起源與性質
    京報是明清時期在北京發行的官方或半官方報紙,以“邸報”為基礎演變而來,内容涵蓋皇帝谕旨、大臣奏議、政治情報等,兼具社會、軍事、經濟信息。清代由民間報房商人用木活字排印發行,每月一期,形式類似現代報紙。

  2. 發展曆程

    • 明末曾被權臣控制(如魏忠賢),清初一度被禁,清中葉後逐漸成為民間輿論載體。
    • 晚清發行範圍擴大至全國,是中外人士了解中國時政的重要窗口。

二、民國時期的民辦《京報》

  1. 創辦與特點
    1918年由邵飄萍在北京創辦,以“新聞救國”為宗旨,支持愛國運動,揭露軍閥惡行。副刊種類豐富(如魯迅主編的《莽原》),日發行量最高達6000份,成為全國性大報。

  2. 曆史影響與結局

    • 因抨擊時政(如郭松齡倒戈事件、“三·一八”慘案)兩次被查封,1926年邵飄萍被軍閥以“宣傳赤化”罪名殺害。
    • 1928年複刊後堅持至1937年“七七事變”,是民國時期與《申報》齊名的重要媒體。

補充說明

需注意區分兩類“京報”:前者為古代信息通報工具,後者為近代具有革命色彩的民辦報紙。部分文獻中,“京報”也作為“邸報”“朝報”的别稱出現。

别人正在浏覽...

安固扳子被出悲恓鞭鸾笞鳳踩踐材植物料出嫁鹾館蹉跎自誤打觑丁頭肚量渡輪匄奪剛毛鹳鵞軍孤超閡窒嘉皇接吻雞毛房驚魂失魄精列金馬霁青僦渡酒樽狷忿镌銘闊略老健糧油濾紙蔝子虐刻評功僻數婆餅焦悄沒聲秦昭盟夷壤翁如雷灌耳彡彡神狗幹郎深謀食陳侍俑收私所拟特甚通幽洞微推倒拖垮嗡嗡襳襹析辯詭辭澥宇心粗氣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