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剛努目的意思、金剛努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剛努目的解釋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 宋 龐元英 《談薮·薛道衡》:“ 隋 吏部侍郎 薛道衡 ,嘗遊 鐘山 開善寺 ,謂小僧曰:‘金剛何為努目?菩薩何為低眉?’小僧答曰:‘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道衡 憮然不能對。”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四:“ 闆橋 、 心餘 未落筆時,先有意為 劉 蔣 ,金剛努目,正是力量歉處。”亦作“ 金剛怒目 ”。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不料他竟一點不窘,立刻用‘金剛怒目’式,向我大喝一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剛努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釋

  1. 來源典故
    出自《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宋·龐元英《談薮·薛道衡》:隋代官員薛道衡遊鐘山開善寺時,詢問僧人“金剛為何努目,菩薩為何低眉”。僧人答:“金剛努目,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慈悲六道。”()

  2. 詞義演變

    • 本義:佛教中護法金剛的威嚴形象。
    • 引申義:現多用于形容人發怒時的兇惡表情或威嚴氣勢()。
  3. 語法特點
    屬主謂式結構,中性成語,可作賓語或定語()。例如: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四:“金剛努目,正是力量歉處。”()


三、相關表達


四、使用注意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文化中的金剛形象或成語典故,可參考《太平廣記》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剛努目

《金剛努目》是一個多義的成語,通常表示形容人的眼睛炯炯有神,聚精會神地看某個事物或者集中精力做某件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剛努目”由左右結構的兩個部分組成。其中,“金”字的部首是“钅”,筆畫數為8;“剛”的部首是“刂”,筆畫數為4;“努”字的部首是“力”,筆畫數為7;“目”的部首是“目”,筆畫數為5。

來源:
《金剛努目》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原文是“德之持義,必以厚自金剛。見而未甯,動而能僅。廣易長,故以鞋履。内涵養而無窮者,笃始也。久沐以時入也。言金剛者,求厚也。”引申義後,多用于形容一個人看事情特别專心,全神貫注,态度非常端正。

繁體:
《金剛努目》的繁體寫法是:金鋼努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才剛剛開始形成字形規範的時候,《金剛努目》是用大篆字形書寫的。大篆是最早的一種漢字形态。

例句:
他看書時總是金剛努目,非常用心。

組詞:
金剛努目可以用來組成其他詞語,例如:“金剛(形容目光堅定)”、“努目(形容目光專注)”等。

近義詞:
與“金剛努目”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瞪目注視”、“目不轉睛”等。

反義詞:
與“金剛努目”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漫不經心”、“心不在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