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兢持的意思、兢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兢持的解釋

矜持,拘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惡分疏》:“ 曹興 之圖畫雖精,終慙誤筆; 殷浩 之兢持太過,翻達空函。” 宋 王禹偁 《求緻仕第一表》:“邇後陛下察以兢持,均其勞逸,連鎮 襄 鄧 ,暫遠 唐 虞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兢持”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二、詞源與例句

  1. 古代文獻引用: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惡分疏》中提到:“殷浩之兢持太過,翻達空函”,意為殷浩因過于拘謹,反而導緻書信内容空洞。
    • 宋代王禹偁在《求緻仕第一表》中寫道:“陛下察以兢持,均其勞逸”,描述因謹慎克制而調整事務分配。
  2. 現代解釋: 可引申為因過度在意言行或形式,導緻行為僵硬、缺乏靈活性。例如:“他面對長輩時總是兢持不安,顯得局促。”

三、使用注意

四、補充說明

“兢”字本義為小心謹慎(如“兢兢業業”),與“持”(保持)組合後,更強調因謹慎而産生的克制感。需注意與“矜持”的發音區别(“矜”讀jīn,二者常被混用,但“兢持”更側重行為表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兢持

兢持(jīng chí),是一個漢字詞語,以“兢”為主體,表示小心謹慎,警惕戒備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兢:八字底(丨)+ 歲字頭(口),總計4畫;
持:扌字底(㇏)+ 寺字旁(土),總計9畫。

來源

兢持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陽貨》中的一句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其中的“内自省”意為自己反省内心。後來,“内自省”被取代為“兢兢業業”。在隋唐時期,又簡化為“兢持”。

繁體

兢持的繁體字是「驚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多樣,兢持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寫法。例如,三國時期的《說文解字》中将兢持寫作「橸歧」。而在《康熙字典》中則将其寫作「鼱紅」。

例句

1. 他對工作兢持認真,從不馬虎對待。
2. 在考試前,他兢持備考,效果非常好。
3. 她對待學習兢持态度,所以成績始終很出色。

組詞

兢兢業業、兢兢業業、兢恐、兢悸。

近義詞

謹慎、小心、警惕。

反義詞

放松、懈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