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錯刀的意思、金錯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錯刀的解釋

(1).古代錢币名。 王莽 攝政時鑄造,以黃金錯镂其文。也稱錯刀。《東觀漢記·鄧遵傳》:“詔賜 遵 ……金錯刀五十。”

(2).泛指錢財。 漢 張衡 《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宋 梅堯臣 《飲劉原甫家》詩:“次觀金錯刀一刀平五千。”亦省稱“ 金錯 ”。 宋 沉遼 《奉酬伯昌志國所示古調》:“慚無錦繡段,何以報金錯。” 明 王骥德 《男王後》第三折:“姑娘!我本遊學 韓 童,獲侍吹簫 秦 女,辱投金錯,慚報瓊瑤。”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餘出入應酬之費,與荊人日用金錯泉布,皆出姬手。”參見“ 錯刀 ”。

(3).刀名。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馮绲》:“ 武陵 五溪蠻夷作難,詔遣車騎将軍 馮緄 南征, 緄 表奏應奉,賜金錯刀一具。” 唐 谷神子 《博異志·王昌齡》:“當市草履子時,兼市金錯刀子一副,貯在履子内。”

(4).寫字、繪畫的一種筆體。《宣和畫譜·李煜》:“ 李氏 能文善書畫。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 清 金農 《吳丈弘谟攜酒過寓園竹間對酌長句奉酬》:“君言秋涼再連話,為我潑墨畫出金錯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錯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化和工藝背景綜合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一、古代貨币(核心含義)

  1. 形制與工藝
    金錯刀是王莽篡漢後(公元7年)鑄造的貨币,又稱“一刀平五千”。其造型獨特,上部為方孔圓形(象征傳統銅錢),下部為刀形,全長約7.2厘米,青銅材質,刀環處嵌黃金篆書“一刀”二字,采用“錯金”工藝。
    價值:一枚金錯刀可兌換5000枚五铢錢,兩枚兌換黃金一斤,具有虛值大錢性質。

  2. 曆史背景
    王莽為削弱漢朝經濟基礎、搜刮財富,推行四次币制改革,金錯刀是首次改革的産物。其設計融合戰國刀币與秦漢方孔錢,兼具複古與創新,但因強制推行導緻民間抵制,最終廢止。


二、刀名與裝飾工藝

  1. 名貴刀具
    指刀身或刀柄以黃金裝飾的佩刀,如三國時期馮绲獲賜的“金錯刀一具”,唐代文獻中亦有記載。
  2. 錯金工藝
    “錯”即金銀鑲嵌技法,漢代《說文解字》解釋為“金塗也”,指在器物表面刻紋并填入金絲的裝飾工藝,代表古代金屬工藝的高超水平。

三、書法筆體

  1. 書法術語
    南唐後主李煜創“金錯刀”筆法,特征為遒勁如寒松霜竹,筆勢顫掣;另有一說為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的字體,形态瘦硬鋒利。

文學與文化意象


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核心指王莽貨币,亦可延伸至名刀、書法或文學意象。若需進一步探讨某類含義,可提供具體方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錯刀

《金錯刀》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希望在朝中得到地位卻失敗了。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錯刀》的拆分部首為「金」「刀」,它們分别代表金屬和利器。根據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數,可以将這個成語歸類于四字成語。

來源

《金錯刀》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50年左右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金刀篇》。篇中寫道:“立爲天下鋒,開爲郎署長,日晏忽將暮,室是羞人床。”其中的“開爲郎署長”一句被後人引用,演變成了成語《金錯刀》。

繁體

《金錯刀》的繁體寫法為「金錯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有不同的書寫風格和字體。《金錯刀》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和含義不變。

例句

1. 他本有望晉升高官,卻因為一次失誤而身敗名裂,可謂是一把《金錯刀》。

2. 他投資失敗後,事業一落千丈,仿佛被一把《金錯刀》割斷了前途。

組詞

與《金錯刀》相關的組詞有:金玉滿堂、寶刀不老、開疆拓土。

近義詞

與《金錯刀》近義的詞語有:功敗垂成、勢單力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反義詞

與《金錯刀》反義的詞語有:一帆風順、如願以償、萬事如意、登堂入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