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誠竭節的意思、盡誠竭節的詳細解釋
盡誠竭節的解釋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詞語分解
- 盡的解釋 盡 (盡) ì 完畢:用盡。說不盡。取之不盡。 達到極端:盡頭。山窮水盡。盡情。自盡( * )。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盡心。盡力。盡瘁。盡職。盡忠。盡責。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都,全:盡然。盡是白的。盡
- 竭節的解釋 盡忠;堅持操守。 漢 王逸 《九思·逢尤》:“念靈閨兮隩重深,願竭節兮隔無由。” 三國 魏 曹操 《陳損益表》:“顧恩念責,亦臣竭節投命之秋也。”《新唐書·程異傳》:“能厲己竭節,悉矯革征利舊弊
網絡擴展解釋
“盡誠竭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 chéng jié jié,其核心含義是竭盡全部的忠誠和氣節,通常用來形容人忠心耿耿、堅守道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誠:指忠誠;節:指氣節、義節。
- 整體含義:竭盡自己所有的忠誠與節義,強調毫無保留地奉獻于國家、事業或信仰。
2. 出處與典故
- 該成語最早見于《魏書》,在描述夏侯尚時提到:“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雖雲異姓,其猶骨肉。”。
- 另一相近表述“竭誠盡節”則出自《隋書·遊元傳》,用于贊揚忠貞之士。
3. 近義詞與變體
- 近義表達:
- 盡節竭誠
- 盡忠竭力
- 竭忠盡節
(這些變體均強調忠誠與氣節的極緻展現,細微差異在于用詞順序或側重不同)
4. 應用場景
- 曆史語境:多用于形容古代忠臣義士,如《魏書》中的夏侯尚、《隋書》中的遊元等。
- 現代用法:可用于表彰對國家、組織或理想高度忠誠的人,例如:“他盡誠竭節地為公司奉獻一生。”
5. 補充說明
- 該成語與“竭誠盡節”(jié chéng jìn jié)含義相近,但後者更側重“竭盡忠誠”的過程,而“盡誠竭節”強調“忠誠與氣節的雙重展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的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盡誠竭節
盡誠竭節是一個常用于形容人的詞語,意思是盡心盡力,全力以赴。是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時,完全放下私心利己之念,以誠心誠意、極盡所能去做到極為細緻、周到,毫不吝啬自己的努力和奉獻。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盡誠竭節的拆分部首為屍、言、立,其中屍為屍旁,言為讠旁,立為立旁。其筆畫為11畫,其中屍為6畫,言為2畫,立為3畫。
來源
盡誠竭節作為一個詞組,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強調了人們要在做事情的時候盡職盡責,以最虔誠的态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家庭和社會責任。
繁體
盡誠竭節的繁體字為儘誠竭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盡誠竭節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但基本上仍然是以屍、言、立等部首和筆畫組合而成。
例句
他在工作中盡誠竭節,從不馬虎對待。
組詞
盡心竭力、竭盡全力、誠心誠意
近義詞
傾心投入、全力以赴、賣力
反義詞
敷衍塞責、草率從事、敷衍了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