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白的意思、謹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白的解釋

猶敬啟,敬告。 南朝 宋 道高 《答李交州書》:“貧道言淺辭拙,語不宣心,冀奉見之日,當申之於論難耳。謹白。”《景德傳燈錄·南嶽石頭和尚<參同契>》:“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宋 王珪 《皇帝賀契丹皇後正旦書》:“專奉書陳賀,不宣。謹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謹白”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作為書信或文書的結尾敬語

  1. 基本含義:
    表示“敬啟、敬告”,常用于信函、文書的結尾,表達對收信人的尊重與謙遜态度。例如南朝宋道高《答李交州書》中結尾的“謹白”,以及宋代王珪《皇帝賀契丹皇後正旦書》中的“專奉書陳賀,不宣。謹白。”。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書信、官方文書或宗教文本(如《景德傳燈錄》),作為禮貌性結語,類似于現代漢語中的“此緻敬禮”。


二、作為成語的延伸含義

  1. 詞義解析:

    • “謹”:指謹慎、鄭重,強調言行的小心與克制;
    • “白”:原指空白、無意義,引申為不輕率妄動。
      組合後表示“言辭謹慎,行動不輕率”,強調為人處世的審慎态度。
  2. 文化内涵:
    在傳統文化中,“謹白”不僅是一種語言規範,更被視為修養的體現,要求表達時文雅、簡潔,避免浮誇或失禮。


三、總結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其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謹白:一個常用詞的意義和來源

謹白是一個常見的成語,用來形容做事謹慎、言行端莊。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謹和白。

謹白的部首和筆畫

謹字的部首是讠,謹字的筆畫數是7。白字的部首是白,白字的筆畫數是5。

謹白的來源和繁體

謹白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儒家強調謹慎和端莊的修養,将其作為一種道德規範。在古代的詩詞和文言文中經常出現謹白的描述。繁體字的謹白為「謹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謹和白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例如,謹字在古代寫為「謹」,在字的上方多加一點「隹」,表示對事物的小心态度。白字在古代常被寫為「白」,但也有一種寫法是在字的左側添加「」,表示對事物的警惕。

謹白的例句

1. 他謹白行事,從不輕率決策。

2. 這位領導謹白言行,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謹白的組詞

謹慎、謹言慎行。

謹白的近義詞

審慎、謹慎、小心。

謹白的反義詞

輕率、魯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