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論的意思、寄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論的解釋

謂隨聲附和,言無定論。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論士必定於志行,毀譽必參於效驗;不隨俗而雷同,不逐聲而寄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寄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隨聲附和、缺乏獨立見解的言論,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寄論”指沒有固定立場或原則的言論,通常表現為盲目附和他人觀點。該詞最早見于東漢王符的《潛夫論·交際》:“論士必定於志行,毀譽必參於效驗;不隨俗而雷同,不逐聲而寄論。” 這裡的“寄論”強調對他人言論的依賴和缺乏自主判斷。

  2. 構成與用法

    • “寄”:本義為依附、托付(如“寄居”“寄托”),引申為思想或言論上的依賴。
    • “論”:指言論或觀點。
      組合後,“寄論”可理解為依附他人、缺乏獨立性的言論。
  3. 語境與批評性
    該詞常含貶義,用于批判沒有原則的附和行為。例如,王符在文中主張評價他人應基于實際行為和效果,而非盲目跟風(“不逐聲而寄論”)。


現代關聯

雖然“寄論”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但其批判的“人雲亦雲”現象仍具現實意義,提醒人們在讨論中需保持獨立思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參考《潛夫論》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論(jì lùn)一詞的意思是在書信或其他媒體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意見。下面将分析寄論一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寄論的拆分部首是宀(mian)和言(yan),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寄論一詞是由寄(jì)和論(lùn)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寄意為傳遞、發送,論意為議論、讨論。結合在一起,寄論表示通過書信等媒體傳遞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繁體:寄論的繁體字為寄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寄論的寄字也可寫作祭或旗,論字也可寫作侖或倫。 例句: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寄論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組詞:寄托(jì tuō)、寄情(jì qíng)、寄予(jì yú)、論述(lùn shù)、論點(lùn diǎn)等。 近義詞:議論、談論、評論、表達、觀點等。 反義詞:接受、沉默、避開、保留等。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寄論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寄論是一種在書信或其他媒體上表達觀點或意見的方式,它在日常生活和學術研究中都有廣泛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